作為杭州十景之一,雷峰塔是家喻戶曉的,換康飛那時候的說法,就是地標建筑,看似沒什么用,實際上卻是能夠提升居民幸福感,別人問起來,你們那兒有什么出名的地方,你便可以自豪地說,我們那兒有雷峰塔……難不成你要告訴別人,我們那兒有個馬財主,這豈不是讓別人小覷了你?
故此,這一把火一燒,宋桐崗心里面便揪了起來,氣勢大為沮落,旁邊康飛看了,想安慰他幾句,可是,看周圍那些人,好似氣氛都凝固起來,話到嘴邊,未免又咽了回去,卻也能夠理解。
他嘆了一口氣,就說道:“桐崗兄,有一位高人曾經說過,存地失人,人地皆失,存人失地,人地皆存,只要人沒有事,什么東西建不起來?”
這時候,旁邊二狗子也插嘴,“康飛哥哥之前在我們揚州,那可是捐獻了兩萬兩銀子給少林的真圓和尚,那位大和尚發稀有想,在城外就建了一座七層浮屠,當然,還沒建好,不過,我們走的時候,腳子已經滴下去了(地基已經打下去了),等再過個一年半載的,肯定就能建好了,杭州財主那么多,到時候,再建一座就是了。”
他這么一說,宋桐崗大為詫異,“遇仙,怎么從未聽你說起過這事?”
康飛這時候頓時也臉上有光,話說,五百年后他那個時代,楊過恰爛錢恰得那么難看,整天就喊綠毒裁決,可就是沒有人譴責他,為何?不就是楊過捐了一百多座學校么,可見做善事的人底氣都比旁人要足。
故此他假意謙虛了一下,其實心里面爽死了,就好像一桶冰闊落喝下肚子里面去,渾身燥暑全消。
宋桐崗未免大為贊嘆,當下就說:“遇仙真真是十地菩薩……二扣你說的有道理,等過了今天,我也捐……兩千兩銀子,定然要重建雷峰塔。”說著,未免還有些不好意思,看著康飛就說道:“跟遇仙你不能比,我家中形形色色,大小人等百余口,我雖然得父母親喜愛,卻也不是說了就算的。”
他是家里面的幺兒,俗話說,皇帝愛長子,百姓喜幺兒,可即便如此,他也不可能一張嘴真就捐兩萬兩,這個時代兩萬兩是巨款了,他家的銀子也不是大風刮來的,捐兩千兩,都是一咬牙了。
康飛假模假式說了一句,“捐錢不在多少,只在心意,桐崗兄你是個豪杰,在乎這個干什么,我們還是快走吧!”
說實話,人得意的時候,旁人是能夠感覺得到的,所以鐵勝男低聲就說:“真是虛偽,心里面指不定怎么美呢!”
康飛聞言,瞪了她一眼,不過,看在剛才她安撫群眾有功,便不與她計較,當下把刀一扛,大踏步就往前面走,天色雖然黑了,可是他眼神好……可是,一個人眼神好不抵事,這個時代大多數人都有雀蒙眼,也就是夜盲癥。
雀蒙眼治療起來也簡單,只需要多吃禽蛋,動物肝臟,可是,哪兒有那么多給人吃呢?
明代有一位老爺喜歡吃鴨脖子,有個鹽商宴請他,看他啃鴨脖子啃得來勁,就悄悄吩咐人去,宰殺了十幾只鴨子,做了一盤鴨脖子專門給他吃。
他當時吃得津津有味,回家后就反省,說今天太奢侈了,一頓飯吃了十幾只鴨子,讀書人么,喜歡寫個日記什么的,便煞有其事把這件事情寫到了自己的日記里面,后來便作為明人筆記流傳后世了。
大明沒有周黑鴨,也沒有工業化養鴨,說實話,一頓飯吃十幾只鴨子,的確奢侈了,也就是這個時代的鹽商,沒事能跑到金山寺去撒金箔玩兒,才吃得起,不然的話,還真不容易吃上。
大明又不是五百年后,老百姓一年要吃掉660億只雞爪,那是全世界敞開了供應,靠大明的小農經濟自己吃雞爪,皇帝老子也吃不起……
小安子,朕要吃雞爪。
主子爺,御膳房報價,雞蛋一兩銀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