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電活動普遍存在于生物體中,這也是人類最基本的活動之一。”
博士牛馬黃蓉蓉繼續講生理學,這學期的生理課是她導師的,但是這都已經開學快一個月了,一直都是她在講。
不過對她來說,講課確實也是一個提高的好辦法。
“我們知道,淡水魚跟咸水魚是有區別的,那么區別就在于生存的環境。”
“靜息電位是通過細胞膜內外的離子不均衡分布,造成的電位差產生的,細胞內高鉀、細胞外高鈉,那么對于魚類來說,不同的水質就造成了不同魚的生理結構不一樣。海水更咸,鈉更高......”
“那么生物電是怎么形成的呢?我們知道心電圖,心臟的活動會帶電,其實我們身上無時無刻都是帶電的,只不過此電非彼電,這是生物電。”
“動作電位是什么呢?細胞膜上有離子通道,當受到一個刺激的時候,這些通道就會打開,隨著鉀、鈉離子的通過,局部細胞膜內負外正變成內正外負,這就與鄰近產生了正負電位差,然后就會產生局部電流......”
“這就是興奮。”
嘶!恐怖如斯!
下一句話更炸裂,“而這個刺激過后,會進入相對不應期,在不應期的時候,再刺激也不容易興奮,必須要休息過后才能再次興奮。”
總覺得,好像有點熟悉的感覺。
老師,你確定你講的是生理學知識嗎?
啪!打臉,這本來就是生理學課呀,講生理學姿勢不是很正常的嘛。
黃蓉蓉看向下面突然不困了的學生們,有點疑惑自己剛剛講的什么刺激到學生,竟然讓學生們如此興奮。
她看向了李介賓,從第一節課開始他就發現了這個學生很不一般。
別的學生常常在偷懶,偶爾才聽兩句,而這個學生,從一開始到結束,聽得都很認真。
當你站在講臺上的時候,你就會發現,下面真的是一覽無余。
而老師們清楚,自己講的課,真正是講給誰聽的。
黃蓉蓉繼續說道:“那么動作電位的意義是什么呢?”
“實現信息的遠距離快速傳送:比如神經纖維上動作電位的傳導;
引起生物學效應:比如說神經元興奮釋放神經遞質;肌細胞興奮發生收縮;腺細胞興奮分泌增加......”
李介賓舉手,得到黃蓉蓉的允許后問道:“老師,假如給一個人推一針氯化鉀注射液,會發生什么事情呢?”
黃蓉蓉看著這個學生,心里有點發毛:“多少濃度?推多久?”
“老師你看著辦唄。”
同學們好奇,有什么講究的嗎?不就是打針嘛,難不成還會出人命?
黃蓉蓉不太想回答這個問題,但是看著李介賓的眼神,還是乖乖的回答了:
“靜脈輸液一般使用10%濃度的氯化鉀,鉀濃度一般不超過千分之三;濃度不宜超過3g/L,500ml液體最多加入1.5g氯化鉀。
補鉀速度不超過每小時1.5g;見尿才能補鉀,尿量大于40ml/小時再補鉀;每日補充鉀量不超過15g。不宜隨意調定滴速,總量應根據血鉀水平來進行。
正常人抽血查個電解質就能知道鉀濃度多少,正常是3.5~5.5。
如果低鉀的話,肌肉表現包括乏力、全身肌無力,消化系統表現包括惡心、嘔吐等;
中樞神經系統表現包括精神萎靡、反應遲鈍、嗜睡等;
心律失常早期出現心動過速、房性或室性期前收縮等;
泌尿系統表現為尿多、夜尿增多,周期性癱瘓以雙下肢軟弱無力為主。”
“如果高鉀的話。會出現嚴重的肌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