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小異,各有優缺點,本質上沒什么大的變化。”
“那我們現在的脈診......”老唐思路沿著李介賓的話繼續往下,突然又停住了。
李介賓笑道:“我們現在不就是正當其時嗎?”
確實,如今也無非是發展的過程中的進行時而已。
就如同房地產一樣,在所有人都以為會一直漲的時候,跌了下去,然后突然回頭,發現其實我們每個人都站在歷史的轉折點上,只是局中者迷而已。
李介賓喝喝茶,潤潤嗓子,其實今天講了那么多,對他也是知識的一個梳理,脈學這個東西,旁人以為神奇,但是發展的脈絡是有跡可循的,他曾經沉迷古代脈學,最后發現竹籃打水一場空。
脈診,歸根結底是用來實踐指導臨床的,空談理論,就是吹牛逼了。
李介賓正是通過《脈經》才理解到,為什么是王叔和整理出了《傷寒論》,因為張仲景就是在臨床上病情觀察細致,平脈辨證結論出自臨床實踐,且驗之于療效轉歸,所以才會將脈象記載及診斷意義的闡述均極為可靠,自然成為了后學王叔和總結的重要依據。
《伊尹湯液經》成就了張仲景,《傷寒論》成就了王叔和,一啄一飲,莫非前定。
脈診討論的差不多了,兩個教授開始閑聊起來。
“最近聽說海外學院研究個什么脈診儀,伸進去就能測出來脈象......”
“好像去年被一個叫林大東的小子在仲景節上展示了......”
正在喝水的李介賓突然覺得,人他們說的事情似乎有點熟悉。
老唐冷哼一聲,“那玩意兒沒什么用,說是測的準,但是栽到了一個大一新手手里,當時試出來了,脈象不一致,根本沒用。”
“大一新生?不可能吧,肯定是那個機器本來就是壞的,才大一的學生會號什么脈,總不至于人人都是阿賓吧,阿賓,你是大一的,有聽說過這件事兒嗎?”
李介賓一口水噴了出來。
“沒有,什么大一新生能那么厲害,完全是謠傳。”
“也是呀,連阿賓都沒聽說過,我就說嘛,肯定是他們那脈診儀有問題......”
就是就是,才大一學生,中診都沒學完呢,怎么可能會號脈呢,更別說碰瓷兒脈診儀,并且還給兩個大教授講脈學。
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