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介賓深思后,寫出來一個方子。
人參、熟附子、炙甘草。
這是參附湯加味,雖然只有三味藥,但是針對虛證有奇效。
參附湯,主治元氣大虧,陽氣暴脫,汗出粘冷,四肢不溫,呼吸微弱,或上氣喘急,或大便自利,或臍腹疼痛,面色蒼白,脈微欲絕。現多用于心力衰竭見有上述癥狀者。
方中人參甘溫大補元氣;附子大辛大熱,溫壯元陽。二藥相配,共奏回陽固脫之功。《刪補名醫方論》說:“補后天之氣,無如人參;補先天之氣,無如附子,此參附湯之所由立也......二藥相須,用之得當,則能瞬息化氣于烏有之鄉,頃刻生陽于命門之內,方之最神捷者也。”
李介賓曾經聽羅娜提起過,醫院一般都是這一天開的中藥,第二天送到,但是有一種緊急熬制中藥的服務,可以迅速煎煮出兩副中藥,并且當天下午就能夠送達患者手中。
這種方子通常并不適用于長期服用,一旦病情得到緩解或治愈,便無需繼續使用。
一般來說,服用這兩副藥后病情應該會有所改善,屆時可以根據具體情況更換藥方進行調養。畢竟,中醫講究的是辨證施治、因人而異,不同階段可能需要采用不同的方劑來進行調理和治療。這樣才能更好地發揮中藥的療效,幫助患者恢復健康。
李介賓雖然表面上跟親戚不是很親密,但是畢竟多了一份關心,陽康后本來就會對心臟功能有影響,他本來想用真武湯稍做補益,溫養心腎,但是后來想了想,既然確定是元氣虧損,那就直接一補到位。
方精而力專,則無需過多配伍。
古時,富貴之家常儲備老參以應不時之需。當家主病危瀕死之際,便會直接煎成湯汁喂食家主,借此吊起最后一口氣,讓其抖擻精神交代后事,此乃獨參湯也。
然而,這口元氣乃外入之物,遍歷周身激發陽氣,但亦如無根之木、無源之水,須臾間便會耗盡枯竭,彼時即為殞命之時。
李介賓年幼時讀至此處,頓時感慨草木雖無情,卻能滋養世間萬物;而萬物皆具靈性,窮盡變化之道。
羅娜看著這方子,覺得很稀奇:“你這開方的風格,還真是別具一格啊……”
她欲言又止,其實想說的是,這種獨特的風格實在與醫院的要求大相徑庭。
中醫院對于中醫臨床路徑有著嚴格的要求,即所謂的理、法、方、藥必須保持一致性。
打個比方,李介賓這位親戚因肺炎而住院,那么中醫的診斷應該是咳嗽,辯證則需按照既定的幾個證型來進行,相應的治法和方藥也都有固定的模式,就好比西醫的治療指南一般。然而,如果理法方藥無法達成一致,那么這份病歷便難以被視為甲級病歷,真被抽查出來,可能會被批評或者扣工資。
以李介賓先后開出的葛根湯和參附湯為例,先不論其是否適用于西醫所診斷的肺炎,單就中醫范疇內的咳嗽病癥而言,教材中亦未曾記載過如此這般的方劑。
不過羅娜還是給開了,病人那么多,一個兩個不打緊,她相信李介賓,只是但愿這份病歷別被抽檢到,真的被抽到了,她的帶教老師也只能自認倒霉了。
值班室敲論文的李老師猛地打了一個噴嚏,冥冥中有種不祥的預感。
李介賓笑著說道:“真是太感謝你了!”他語氣真誠地表達著感激之情。
羅娜輕輕擺了擺手,笑著回應道:“別這么客氣啦!你趕緊去給那幾位患者調整一下藥方吧。今天剛好輪到我值班,就不留你一起吃頓飯了。等你手頭的事情處理完了,就可以先回去休息了哦。”
羅娜說完后,便重新投入工作,繼續專注地開出醫囑。
沒過多久,李介賓就將調整好的藥方遞交給了羅娜,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