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風兒還不錯,李介賓今天跟著老唐坐門診。
現在老唐已經升級為了英雄單位,很多常見病的方子也開的中規中矩了。
畢竟是個大教授,有底子在,一旦開始臨床實踐,進步神速。
李介賓就在一旁看著,偶爾有些老唐拿不準的,然后再說說情況。
有個七十歲的老大媽來復診,喜笑顏開。
老唐也是喜笑顏開,但是別誤會,不是第二次春了,而是這個方子是他開的。
老大媽上次來看病,說自己胸口老是發堵,早上起來口干口苦,還有就是大便干結。
老唐當時琢磨了一下,口干口苦,少陽病,胸口發堵,那應該是胸脅滿悶,大便干,這不就是少陽陽明合病嘛,大柴胡湯!
這次老大媽說口干口苦緩解了,胸口發堵也沒有了,就是這個大便還是干結,兩天沒解了。
老唐看了看方子,上次他大柴胡湯里面用的生大黃,當時候害怕大黃太猛,所以用的量不是很大,就用了6g,但是看著似乎還是保守了……
加大用量?
老唐猶豫了,看了看老太太的舌象,淡紅舌,舌苔有裂紋,但是有意思的是,她舌體是水潤的。
脈嘛,是沉弱脈。
李介賓在一邊看著老唐舉棋不定,“咳咳。”咳嗽了兩聲示意。
老唐馬上反應過來。
“小李,來,給這位患者調個方子。”
“唐教授,效不更方,加點改善大便的藥就行了。”
雖然嘴上這樣說,但是手上可不客氣,刷刷,枳實換成枳殼,生地換成熟地,既然用了熟地了,那砂仁這個熟地伴侶自然也少不了,然后加木香、酒蓯蓉、少佐黃芪、升麻。
升降出入,無器不有。
用藥不止在于量,最近李介賓看了很多網上的中醫營銷號,很多中醫推崇大劑量用藥,仿佛國內中醫藥效果不好就是因為藥典限制的了,又仿佛只要用了大劑量,那么效果就能好……
李介賓對此保留意見。
但是有一點,在日本,用經方用量是很輕的,往往都是幾g幾g的用,但是依然有效果,而且效果還不錯。
當然,對此也有說日本藥材質量更好,以及日本藥材資源緊缺……這話題不能深究了,深究起來,國內高質量中藥材都是出口到國外了……中醫藥造福海外人民,聽起來是個好事兒,但是總覺得有點別扭。
“唐教授,您過過目。”
“嗯嗯,不錯不錯,就按這個吧,再喝一周看看。”唐教授摸一摸不存在的胡子說道。
患者出去后,剛好一身便裝的孟超凡走進來了。
“師弟好,唐教授好。”
這人有意思,進來先給李介賓打招呼,然后跟老唐打招呼。
老唐見到這人,臉色沒什么好臉色,勉強回了一句孟教授好。
王天賜在一旁看在眼里,本能覺得兩人肯定有梁子。
孟超凡大大方方的坐下來,然后神情愉悅的跟李介賓說:“師弟呀,上次那個柴胡桂枝干姜湯,用起來真的很不錯,這次又給一個胃酸小便不利的患者用了,一劑下去就見效了。”
李介賓好奇的聽著孟超凡講他那個病案。
這邊老唐雖然對這個孟超凡有意見,但是還是豎著耳朵聽。
門診快結束了,老劉也過來串門。
聽到孟超凡講經方,也一臉興趣的坐下聆聽。
王天賜還在一旁整理病案,老劉瞟了一眼,好家伙,老唐現在的門診量上來了呀,都快跟自己一樣了。
剛好看到了剛剛那個老太太的病案,看著方子,覺得有點不妥。
“經方怎么能這樣用呢?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