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宋太祖開國,命劉翰、馬士等人修訂。而唐代開元,有陳藏器,編纂《本草拾遺》十卷,以補充《名醫別錄》,到了宋代,劉翰等人加以詳定,為《開寶重定本草》。
老羅說到心癢處,李介賓忍不住接話道:“宋代,有成都人唐慎微,編成《經史證類備急本草》(簡稱《證類本草》)三十一卷,目錄一卷。
極盡前人之經驗,舉凡經史百家,佛書道藏中有關醫藥記載,均加擇錄,收藥達一千七百條。
其書初成于1082年前后,后經陸續增補,1108年間定稿,由艾晟校補刊行,名《大觀經史證類備急本草》三十一卷。
1116年醫官曹孝忠據此重新校正,名《政和新修經史證類備用本草》三十卷......”
老羅也接話說:“《證類本草》為諸多本草版本中最善者,后來明代李時珍編寫《本草綱目》主要便以此書為藍本。”
“自李時珍《本草綱目》之前,官修本草五部,私修本草兩部,總歸都是以陶弘景所修為藍本,而輾轉附益。”
這一老一少,一唱一和的,知道的知道他們是師生,不知道的還以為他們是說相聲的呢。
老羅講的那叫一個暢快淋漓,不能自已,隨后更是開始不顧形象口吐芬芳:“最近網上有些個網紅講中醫藥,某些不知道哪里來的野狐禪,說什么《本草綱目》沒用,這中藥學書沒用,要看就要看《神農本草經》,那里面的才是最原汁原味的.......說這話的人,估計一本本草都沒看過!”
如果說沒聽今天這節課,同學們聽了這種言論也不覺得有問題。
但是當把本草一脈捋清楚后,突然就覺著這些網紅吹吹捧捧的嫌疑有點大。
他們可能就是覺得《神農本草經》聽起來名頭大,看沒看過內容都不好說,至于這本經書怎么來的,后來的本草又跟這本書什么關系,估計也是一概不知......
唉,學中醫就是這點不好,學的越多,懂得越多,越不好意思吹牛逼,以前不懂的時候想咋吹就咋吹,真懂了之后,再回憶起來過去無知的樣子,怎么就覺得好羞恥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