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C,15ml鉀鹽,針一扎,水一輸,蹭蹭蹭的,只要不是吐瀉到休克,一般都能把紅藍條補回來。
古代不行的,張仲景雖然是醫圣,但他也沒辦法空手搓出來輸液器。
所以雖然有吐法,但是很少用,到了今天,人們物質條件豐富了,衛生意識提高了,用吐法的機會更少了,就算偶爾碰到喝農藥的,不是還能洗胃嘛,那不比吐法來的更快?
李介賓直接講吐法隱去不提。
將三陰三陽與四類治法聯系在一起,就變成了:
太陽病——發汗;陽明病——瀉下;少陽病——利尿;三陰病——儲水。
胡希恕講六經八綱,黃煌講藥征合一,李同憲傷寒現代化........而李介賓也有自己的想法。
經方有經緯度,時間與空間。
三陰三陽既是時間,也是空間。
時間上,一般的先后傳變順序是,太陽病——陽明病——少陽病——太陰病——少陰病——厥陰病。
空間上,太陽病為表為體(整體肌表)——陽明病入胃入腸道——少陽病為半表半里或曰膽少陽為樞(局部胸膈)——太陰病為脾弱——少陰病為心腎——厥陰病為肝病也是寒熱錯雜疑難雜癥。
若要各選一類方為代表,則是太陽麻桂劑——陽明承氣湯——少陽柴胡劑——太陰理中建中——少陰四逆輩(或為回逆)——厥陰烏梅丸。
太陽病汗之——陽明病下之瀉之——少陽半表半里和之——太陰溫補之——少陰回陽救逆之——厥陰溫清并用之.......
寫到這里,李介賓舉筆猶疑,良久,難以再落筆。
只得嘆了一口氣,放下筆,然后合上本子,閉目冥想。
今日終究機緣未到......
剛剛開始感冒的時候,全身發熱怕冷,全身乏力,鼻塞流涕,頭身疼痛,肢體酸困,骨節兒縫兒都是疼的,這是病在肌表,可以用非甾體抗炎藥,布洛芬、對乙酰氨基酚之類,發汗解表;
汗出熱退,可粥食養之,緩緩生津,勿要使其大汗淋漓,則氣隨津脫,須輸葡萄糖氯化鈉補之;
方才熱退,不可食肉,以清淡為主,岐伯曰“病熱少愈,食肉則復,多食則遺,此其禁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