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教老師看著林動,眼中滿是贊賞之意,微笑著說道:“林動啊,你的進步真是讓我刮目相看!觀察力如此敏銳,理論知識非常扎實。對于這位病人的病情分析得非常到位,提出的建議也十分中肯。”
他停頓了一下,接著說:“那么,我們今天就按照你的建議,給病人開一副柴胡桂枝湯吧。”
說完,帶教老師便開始為病人書寫藥方。
寫完后,他將藥方遞給病人,詳細地解釋道:“先開3付吧,注意煎煮服用方法。
首先,要將藥材用清水浸泡半小時左右,然后再用大火煮沸,轉小火煮約20分鐘即可。
每天早晚各服一次,飯后半小時服用為宜。同時,注意飲食清淡,避免食用辛辣、油膩等刺激性食物。
另外,如果在服藥期間有任何不適或疑問,請及時聯系我們。”
病人接過藥方,感激地看著帶教老師,連連點頭道謝:“謝謝醫生,你們的診斷和治療方案都非常專業和貼心。我一定會按照您的囑咐好好服藥,也會按時來復診。”
帶教老師笑著擺擺手,示意病人不必客氣,隨后目送病人離開診室。
隨后,他開始問起林動來了,“林動,你怎么一下子變那么厲害了?之前可不是這樣的。”
“其實也不是吧。”林動自己心中也是暗自驚訝,同時還有點擔心,這方子是開出去了,萬一喝了沒效果咋辦?
三天后,病人回訪反饋,癥狀全消失了,大夫真是妙手回春吶!
帶教老師沒覺得怎么樣,只是單純為治好了一個病人而感到開心,而林動則是三觀頗受打擊——就這?
中醫就那么簡單的嘛?
不用辨證?
也不用八綱?臟腑什么的?就連六經都省略了,就這都能有效?
臥槽!真是白學了那么多年中醫了!
........
圖書館里,林動給大樹與李介賓講了自己的經歷,有點失魂落魄。
大樹聽完之后,那是恨不能趕緊讓林動也生場病,然后自己給他看好,多難得的機會呀!
“怎么了,看好了還不開心呀。”
“你懂什么,這是信仰,學了那么多年的醫,難道是白學了嗎。”林動還在堅持最后一分鐘的倔強。
李介賓看了林動的表現,聳了聳肩,林動會有這樣的表現,他也是很難理解的。
“實踐之所以高于理論,因為理論只是話語。是等待著被人理解的文本,是沒有實現的意志。”
“實踐是理解的過程,是實行中的意志。”
“醫學家眼里,臨床實踐永遠是理論和學問的老祖宗,林動你這次實踐成功,本應該開心,之前學習的理論,終于得到了實踐,而并非是否認呀!”
李介賓開啟了嘴遁模式,說著自己都不懂的話。
此時,他不是一個人在戰斗,無數日漫男主都在為他加持嘴遁,這才是主角專有技能。
你別說,還挺管用的。
林動仿佛被說服了,并且開始回味那種開方治病的感覺,這種感覺就好像切蛋糕時的觸感,下刀,然后蛋糕就被切開了,如此的絲滑。
“可是,我還是不理解,為什么單純的一組癥狀選的方子,沒有辨證,但是還是有效呢?”
“因為,這就是經方的真面目呀,無論是用四方四神體系,或者是六經體系,又或者是現在的八綱體系,都只是試圖去統合駕馭它,那傳承自遠古,久遠的智慧.......”
李介賓的話語悠長,深邃,似乎要將大樹與林動,帶回那片洪荒大地,帶有無盡神話色彩,卻恰恰是一切經方誕生萌芽的時代。
八綱是人類定義的,寒熱表里虛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