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干嘛呢?林動看著這位同學提著一袋子中藥的同學。
醫鬧?碰瓷兒?
林動腦海里馬上閃現這些畫面,最近因為醫改,搞起來了轟轟烈烈的醫療反復。
曾經的白衣天使已經成了網絡媒體口中的白衣屠夫,在輿論的造勢下,醫患矛盾越發尖銳,醫患之間的不信任越來越嚴重。
抓院長,抓主任,一線大夫拍手叫好。
只是很多時候,人性都是欺軟怕硬,捏柿子挑軟的捏,人民的智慧是現實的,還指望醫院賠錢呢,把院長告了,誰來賠錢?
于是一線的大夫就成了兩頭受氣,一方面領導們說人話不干人事兒,一方面作為一線大夫是與患者接觸的前線,不管是打罵還是挨刀子都是第一線。
領導們自然可以躲在安保門后面,喝著咖啡,云指揮,一線就不行了。
電光火石之間,林動已經想到了很多,此人有醫院不去,而是找自己開藥,說不定就是為了趁機陷害于我,我當先先聲奪人!
“這不是今天剛剛開的藥嘛,你還沒喝完呢,著急什么呢。”林動沖上前,握住了對方雙手,以防對方掏東西。
“你這藥,有問題!”果然,對方開始說道。
林動開始打馬虎眼,“有什么問題,怎么可能有問題。”
“問題就是,你給我開了三付藥!我才喝了一包,肚子就好了!”
“那肯定是你自己的問題.......呃,你說什么?”林動還要狡辯,結果聽到了令人詫異的一句話。
“你看,你這藥,我上午煎好后,才喝了一包,結果就好了!”那同學將雙手從林動手中撤出,然后反手抓住了林動的雙手。
攻守之勢異也!
“好了?哪里好了?”
“肚子好了呀,之前胃難受來著,還干嘔,才喝了一包,就好了!”
現在的煎藥都是一付煎成兩包,一付一天的量,一天喝兩包,一包就是半天的量。
“竟能如此有效?”這小子不是在演我?
假如三付喝了之后好了,林動覺得是自己妙手回春。
如今才喝了一包就好了,林動覺得其中定有隱情!
“就是你這藥確實有點奇怪,別人的藥都是苦,你這藥是辣,你怎么知道我喜歡吃辣的?”男同學繼續說道。
“我加了干姜。”
林動確定對方確實是喝了他的藥,只是這效果太好了,也容易嚇到人。
“那剩下的幾包怎么辦?”
“還是喝完吧,鞏固鞏固,萬一明天又犯了呢。”
那同學想了想,也覺得有道理,于是就收起來。
“林動老祖,為了感謝你,我請你吃黃燜雞。”對方熱情的拉著林動去三樓餐廳。
而林動此時還是在想另外一個問題。
如此簡單有效的方子,怎么現代人照著抄都不會抄呢?
………
“睪丸冷疼,那是屬于肝經的。”李介賓跟一個門診跟師的學生討論說。
“是因為足厥陰肝經走下面嗎?”那個學生好奇問。
“一部分原因是,另外一部分不是,中醫基礎理論試圖用一個大的框架結構聯系在一起,但是有些是有強關聯性,有些則不是。”
李介賓搖了搖頭,舉例子道:“你比如說五臟六腑加起來,5+611,但是為了湊三陰三陽,所以拉上心包湊數,湊成12經脈。”
“人體不就是十二條經脈嘛?”那學生反問道。
這就是先入為主了,從一開始學的就是十二正經,所以不知道這里面的說法。
一旁的老唐幫忙解釋說:“從馬王堆漢墓里面出土的《陰陽十一脈灸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