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玉霞就更不用說了,雖然打小報告聽起來有點不恥,但沒有這類人的話,領導如何掌握下面的動向。
何況經過長時間的了解之后,謝玉霞也不是說心眼多壞的人,就是功利心稍強一點。
工作能力雖然比不上樊利敏,樊利敏那是真內秀,從外表根本看不出她的聰慧,而且悟性極高。
但謝玉霞除了主動性不如樊利敏外,頭腦還是有的,做生意也像模像樣的。
至于許義滿,當了黨政辦主任,主要的服務對象就變成了楊辰,哪怕誰都知道他是李瑞的人,也得以服務楊辰為主。
而且不能有絲毫怠慢,李瑞對此也非常理解。
經過長達三個月的試生產,連山水泥終于開始進入正式生產階段,日產1200噸水泥,一噸235元,意味著日產值二十八萬。
而成本僅為售價的百分之六十,當然了,主要是這個年代各種成本都低,原料成本幾乎等于不要錢,成本就等于開采費用和運輸費用。
煤炭也便宜,而且還不用添加各種環保設施,進一步降低了成本。
另外人員工資還低,還不用承擔各種保險費用,基本上兩年左右,就能把投資賺回來。
這種掙錢速度把段雙林幾個都嚇傻了,怪不得楊辰非要建水泥廠呢,原來這東西這么賺錢。
決定水泥廠成本的,永遠是效率,生產線效率越高,成本就越低,就越有市場競爭力。
而且原來楊辰他們都是做跟建筑有關的生意,認識的建筑方面的老板不計其數,再加上大家都知道連山水泥是個大廠,生產出來的產品肯定沒問題,于是日產1200噸的產能也供不應求。
楊辰帶著段雙林外出考察了三天,按照二百公里的銷售半徑計算,周邊的建筑市場完全能滿足擴產需求。
而且這東西下手越早越好,不然的話別人看你生意好,也會在旁邊建造更大規模的水泥廠。
于是楊辰決定趁熱打鐵,再上兩條日產3000噸的生產線,一條生產普通水泥,一條生產礦渣水泥。
再加上一個日產1000噸的礦渣粉磨站和一條低溫余熱發電項目,總投資下來預計要五個億左右。
但是現在的連山水泥,去銀行貸款一個億不成問題,而且設備什么投資還在后期,一邊賺錢一邊投的話,大約需要自有資金三億左右。
需要用錢那肯定得問張紅霞,張紅霞卻不好意思地說道,現在的資金大多數都在股票和不動產上,暫時不能出手,雖然可以從銀行抵押貸款,但最多也就能拿出兩個億來。
錢不太湊手,楊辰也沒有放棄,現在錢不夠,不代表著未來錢不夠,如果干事創業要錢全部到位才動手,那什么都耽誤了。
于是楊辰一邊尋找籌錢門路,一邊聯系梁知博,讓他介紹京城水泥設計研究院來接這筆生意。
“你直接找逸菲就行,不用通過我了。”梁知博知道楊辰什么意思,但因為運作不太成功,不好跟楊辰說結果,只好盡量不提。
“這不是投資比較大嗎,資金緊張,您看看能不能找點資金,設計費呢,最好也便宜點。”這次可不是上次那筆小生意了,設計費至少在千萬以上。
“資金我幫不了你,財政和金融是兩個系統,你直接聯系逸菲吧,我會給你打好招呼的。”如果需要的資金少,千八百萬的,梁知博肯定沒問題,但是一聽就上億的,不太好搞。
銀行也是有業務范圍的,像建水泥廠這種,一般是在建行,但是楊辰他們的資金來源主要是香江,又是華銀的業務范圍的,個中比較復雜,梁知博不太愿意摻手。
梁知博現在正在醞釀沖刺階段,不好得罪太多人。
楊辰問了梁逸菲才知道梁知博的職務又迎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