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機的,他的最大競爭對頭突然去了某省擔任省長職務,因為他們家族在那里投資了一個上百億的大項目,他必須得去給保駕護航。
設計費談妥之后,梁逸菲突然笑著說出一個讓楊辰難以抉擇的消息:“聽說你這里要上新設備,而還是好幾億的,北方機械那邊打來招呼,說如果設備從他們那里購買的話,不僅設計費他們負責出,還可以給你聯系一個億的設備融資貸款?!?
一下子給楊辰弄的不知該如何是好,按說北方機械這條件,應該毫不猶豫選擇他們的,設計費上千萬,人家又幫忙解決一個億的資金,等于資金缺口只剩一個億了。
可海城重機那邊,是省委組織部長的關系,能得罪嗎?
楊辰到現在都沒有摸清,柳道源僅僅是因為在海城擔任過職務才照顧的海城重機,還是說有更深層的往來。
弄不清這個,楊辰敢隨便拒絕海城重機嗎?
他敢跟連紹成弄的劍拔弩張,也是覺得雙方在省里都算是柳道源這邊的,不管怎么樣,背后都有人能協調,不怕得罪對方。
可是海城重機這個可不是一個小生意,他們年產值也就十幾個億,四個億的生意足夠他們找老領導哭訴了。
“你不愿意?”梁逸菲一眼就看出了楊辰的糾結,驚訝地問道:“海城重機那邊到底什么來頭?需要跟誰打招呼?北方機械可是國企,海城重機只是市國企,比后臺還能比不過。”
楊辰吐出了柳道源的名字,梁逸菲一下子失語了,這現官不如現管,這個招呼不好打。
一來除非關系特別親密,不然的話你怎么說服柳道源不照顧省里的利益,于公于私,人家照顧的都理所當然。
二來,幾個億的訂單,背后的利益已經足夠龐大了,什么樣的人情能抵這么多?沒有足夠的資格,誰敢來打這個招呼。
“也不急,我先考慮考慮。”楊辰并沒有說死,北方機械這不愧是大國企,財大氣粗的很,而且這么大的規模,楊辰也擔心海城重機的技術實力和速度跟不上。
但設備的事可以放在以后談,設計方案現在就可以進行,楊辰就在京城,梁逸菲當然不會再去平山吃沙子,派人去就行,還是林一然和吳京澤兩個人接手。
這個時候電視上的新聞節目突然發了一條公告,中共中央研究決定,藺春林同志任海西省委委員、常委、書記,不再擔任海西省省長。
楊辰嘗試著給藺書記打去了電話,結果一下子就接通了,楊辰反而不知該說什么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