售企業和金融服務企業;有了紡織廠,引進印染廠,有了印染廠,引進制衣廠,這就叫因地制宜?!?
“只有確立了第一點,才有了第二點,根據要發展的產業,去人家發展起來的地方引進企業,比如為了引進藥材加工和飲片企業,去言城市打廣告,為了引進印染企業,去康寧或匯光打廣告?!?
“當然了,你的動作大了,引起對方不滿這個壓力也是有的,不過咱們也要知道,為了發展,上級只會支持,不會反對。”
這個大家也都知道,公然去人家市報市電視臺上做廣告挖人家的企業,結果引來人家的強烈不滿,最后反而還賺了錢的事,確實是眼前這位想出來的。
不能說人家確實腦子靈活,一般人都想不到這出,想到了,也不敢這樣做的。
“這個就叫有的放矢,帶著目標去招商,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但是呢,去了以后人家不愿意來怎么辦?通常做法都是降地價,多免稅幾年,這個不是不可以,但是你能別人也能,企業只要來這里能賺錢,其實地價或免稅對他們來說并不重要。”
“他們重視的是來了你這里以后,能不能安穩生產,平穩賺錢,畢竟人生地不熟的,華夏又是一個人情社會,人家來了這里以后,等于無親無靠。”
“怎么打消他們這方面的顧慮,一是要用制度保護投資商的權益,不會因為人事變更讓人家擔心;二是要整頓作風,特別是吃拿卡要、敲詐勒索等各種不良風氣,因為企業有集群效應,一個企業在這里扎根了,同類型或同行業的企業也容易過來,但是你一旦口碑壞了,不僅現有的無法保住,更不可能引來新的企業?!?
這就叫明晃晃的敲打,連山水泥做為縣里的頭號項目,尚且有人上門索要贊助,何況那些小的企業呢。
你連紹成還想要連山二期,想的美,前一段時間在旁邊一直跟看笑話似的,也不想想丟臉的是誰。
還給我搞突然襲擊,給我當眾來這一套,我也讓你丟丟臉,看你以后有什么臉再跟我談連山二期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