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意,這么晚了你推自行車上哪兒去?”
“沒,我就練練車……”
“外頭練嗎?”
“唔,院子里練一下就好了,阿公你回屋去吧,不用管我。”
這兩天都是坐采苓的自行車通勤的,畢竟是很麻煩人家的事,雖然采苓方為他們并不介意,但向來臉皮薄的柳知意也是不愿一直這樣下去的。
自然不是不想跟他們一起上學放學的意思,她只是想,自己也能早點跟他們一樣,一同騎車上學和放學。
于是吃過晚飯洗了澡之后,她就在院子里練習起自行車。
夜晚這會兒,院子里很涼爽,沒有高樓大廈的阻擋,空氣里總是有著從遠方吹來絲絲涼涼的微風。
抬頭仰望時,便能看到沒有光污染和霧霾的燦爛星空,每顆星星都仿佛觸手可及似的,偶爾院子的角落里,還能看到掉下來的星星,那是飛舞著的螢火蟲。
蛙叫聲伴隨著蟲鳴,風吹動著樹葉沙沙地響,事實上耳邊到處都是世界的聲音,卻總給人一種萬籟俱寂的感覺。
事實上,她家里確實挺安靜的,偌大的空間里,只有她和爺爺在家。
她在院子里練自行車,爺爺就在客廳里看書,帶著一副鏡片厚重的老花鏡,粗糙干裂的手像院子里堆砌的柴木,翻書頁的動作卻很溫柔,只是年紀大了,手沒那么穩了,翻頁的時候偶爾有些抖。
爺爺手里的書,比她這個孫女的年紀都要大,可能比她爸爸的年紀還大,是一本線裝版的《紅樓夢》,這么多年里,都不知道看了多少遍了,卻還在看。
柳知意自然也是看過的,但看得不多,很小的時候,她就已經看完了四大名著,真要說起來的話,《紅樓夢》反而是她最不喜歡的一本,晦澀、難懂、復雜的人性、世態的炎涼、字里行間彌漫的悲劇,對初讀紅樓的她而言,閱讀的趣味性遠遠比不上其他三本。
她天生聰穎,還記得那時候剛看完《紅樓夢》,她就迫不及待地告訴爺爺,說自己只用了兩天就看完了,爺爺沒問她看懂了什么、甚至都沒跟她聊書里的劇情、人物,只是笑著不在意地說:‘那你也只是聽了個響。’
她當時還挺不服氣的,嘰嘰喳喳地跟爺爺說起自己的理解,爺爺也不點評或糾正,就只是笑笑。
只是聽了個響么……
現在想想,似乎確實是的,哪怕有好久沒再捧起紅樓了,但經歷了一些事之后,她突然回想起自己當初對人物理解上的巨大偏頗,似乎突然從‘聽了個響’的程度,看到了‘這個響是從哪里發出來、用什么方式發出來’
后來,她再也不敢輕易說自己讀懂某本書了,或許書本身只是冰山的一角,而在書的背后,才是真正龐大的東西——
世界的運行規律,或者,跨越時間長河的浩瀚史詩。
在這些面前,人物只不過是一個個小小的投影罷了,把書捧在手里,一頁頁紙翻過去,就能翻過無數人的一生。
她喜歡看書,大概就是因為這個原因吧,這種樂趣是很多人無法想象的。
……
院子不大,跟方為說的那樣,在院子里練習自行車,是一件難度更高的事。
不過柳知意也沒有出去練習的打算,這會兒正是夜晚,哪怕皎潔的月華依然將沒有路燈的鄉道照的明亮,但四周都是黑漆漆搖曳的樹影,頭頂是比海底更深邃的夜空,獨自身處于這樣的環境中,少女還是有些怕怕的。
所以,還是在院子里練習吧!
她坐在自行車上面,沿著院子最長的對角線,從一個角,磕磕絆絆地騎行到另一個角,然后笨拙地、連搬帶抬的,把車子一百八十度轉身,再沿這條對角線騎回去。
除了練習騎車之外,柳知意也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