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費時間,一邊練習著,一邊背誦今早學的課文《春》
不過只是六百多字的散文而已,兩節語文課的時候,她看了幾遍,又背了一下,基本這會兒也能輕松脫稿背誦了,純當練習鞏固一下。
同桌方為也很厲害呢,想來他肯定也早就背會了,決心要考第一的她,總不能太松懈才是。
至于其他的課堂作業,她老早就做完了,畢竟是沒什么難度的東西,課間寫一會兒也就搞定了。
真正令她頭疼的,還是練習自行車啦!
柳知意都不知道自己沿著這條對角線練習了多少遍了,一會兒調個頭、一會兒調個頭,練得她暈頭轉向的。
不過好在是有了點效果,勉勉強強地,也能雙腳不落地的把這條短短的對角線騎完了,至于拐彎什么的嘛……肯定是因為院子太窄了,導致她施展不開!
注意到客廳里的爺爺收起了書,柳知意也停下了自己的練習,將自行車重新推到屋檐下放好。
“不練啦?”
“嗯,明早再練,阿公你準備睡了嗎?”
“是啊,年紀大了熬不了夜,一會兒就睡了,知意你餓了嗎,冰箱還有一個包子,阿公去廚房蒸熱給你吃。”
“不用,阿公,我不餓。”
對自己這位爺爺,柳知意相處的并不算特別多,只有年歲很小很小的時候,爸爸媽媽工作忙,有把她接回老家來讓爺爺帶過。
后來她年紀大了些,回老家就比較少了,因為要上幼兒園、要上小學,偶然寒暑假還會去上補習班,加上交通很不方便,從滬海到這里,光是坐船都要五六個小時,便也只有每年的中秋和過年會和爸爸媽媽一起回來了。
每次回來的時候,爺爺都很高興,幾乎寫在每一根灰白的頭發絲上的高興,會問她讀書怎么樣啦、又看了多少本書啦、比上次又長高了好多啦、想不想在老家多住幾天啦等等。
說實話,曾經對于爺爺,柳知意的感情并沒有那么深,畢竟相處的很少,她只知道這是自己的爺爺、知道她和他之間的這份血緣親情,但這之中代表的意義為何,她是懵懂的。
一直到爸爸媽媽出了事,她被爺爺接回了家,爺孫倆相依為命,她才終于明白了眼前這位老人對于她的意義——
彼此都是對方最后的家人了。所有關于家的念想和期盼,都落在了對方的身上,這份沉甸甸的重量。
她能看出來,這位向來沉穩和藹、還曾教書育人的老人,在面對這件事時的不知所措和迷茫,已經是準備安享晚年的他,卻冷不防地要接過養育孫女的擔子。
柳知意不知道爺爺在那些天里都在想些什么,但她知道,爺爺在各方面都盡量做到讓她像在城里時那樣習慣。
他會問她吃不吃宵夜、會買各種小吃食回來放到她桌面上、會問她喜歡吃什么菜、會經常陪她聊天、卻又在話題即將涉及到爸爸媽媽時戛然而止……
這些柳知意都知道,她也想過勸爺爺不用這樣,她其實沒有他想的那么脆弱,可見到爺爺小心翼翼的眼神時,她話到嘴邊卻又不知道該怎么說。
或許對爺爺而言,做這些事會讓他心里好受很多吧……
……
事實上,柳良訓也明白,畢竟這里是遠離內陸的小海島,無論他怎么做,都是不可能讓孫女像是在滬海一樣習慣的。
跟島上大部分人家一樣,家里是自建房,前幾年的時候,兒子出錢重新把老屋翻建的。
還記得房子剛建好那會兒,請鄉里鄰居們過來吃席,都對他說‘阿綸有出息啊!自己在滬海買了房、老家也建了房!’,他也呵呵笑應著,臉上有光。
現在想想,像是做了一場夢似的。
阿綸走后,他托人把孫女和各種家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