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養牛那么辛苦,還是因為那會兒大家的地都種成了糧食。牛吃的草,大部分都只能去山坡上這一塊、那一塊的找著割,才會那么累。
“我覺得水牛挺好的呀。不但能幫著干活兒,牛糞還能肥地。”
羅妮笑著和三奶奶解釋了一句,就望向一旁正抽著旱煙的三爺爺,請求道“我不會選牛。三爺爺你明天能不能和我一起去鎮上的牛市,幫我挑一挑?我想買頭溫順、健壯的母牛。”
三奶奶聞言,知道羅妮是拿定了主意,也不再勸,只對三爺爺道“既然羅妮打定了主意要買。老頭子你就去幫她掌掌眼。別讓她被牛市里的人給忽悠了。”
鎮上的牛市雖然有牛經濟,但哪個口碑好,哪個口碑壞,他們也不知道。萬一碰上那口碑壞的,給推薦頭中看不中用的水牛,那可就誤事兒了。
自家老頭子雖然比不上牛經濟那么經驗豐富,但當了一輩子農民,牛中不中用,還是看得出來的。
三爺爺微微頷首,一錘定音道“我明天跟你去。”
于是,次日一早,羅妮就開車載著三爺爺,一起到了鎮上牛市。
牛市是露天的,設施也很簡陋。周遭只用木欄大致的圈出了個范圍。
里面,一頭頭水牛,黃牛,奶牛……或站著,或臥著,被繩子拴在就近的木樁或樹干上。牛主人有的百無聊賴的候在一旁,有的則與人聚在空地上打牌消遣。等有人上門問價了,才會站起來接待。
而這邊,羅妮和三爺爺剛走到牛市入口處,就有一個上了年紀的老頭兒迎上來,詢問道“兩位買牛?”
羅妮望向三爺爺,沒急著開口。
三爺爺搭眼瞧了瞧那老頭兒胸前的牌子,微微頷首道“是。”
“那需要找專人看牛、談價兒嗎?這集市里的情況,我都熟。”那老頭兒客氣的問道。
羅妮了然,明白這應該就是三爺爺說的牛經濟了。這類人,主要就是憑借自身豐富的經驗和對市場的了解,給買賣雙方牽線搭橋,促成生意,以賺取傭金。
聽三爺爺說,大部分牛經濟,都還是挺老實本分的。憑本事賺錢。但也有小部分,兩面投機,毫無誠信。最愛坑他們這種對牛市不熟的人。
所以,今早來之前,她就被三爺爺叮囑了不要亂說話了。
因此,這會兒一到牛市,她就閉緊了嘴巴。任由三爺爺拿主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