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戰(zhàn)可謂是斬敵一千五百余,其中俘獲,加上那些廂軍鄉(xiāng)勇禁軍,共計九百余人。
趙銘決定,之后甭管是不是禁軍一股腦的全部送過去,按每人五十兩白銀去算。
甚至還將之前幾次和官軍廝殺,所俘獲的一些不安定分子也給送過去,湊齊一千人。
五十兩一個人,換一千人,總計五萬兩白銀,也算是彌補了這次大戰(zhàn)封賞所需。
這些人留在手里,不僅沒啥用處,還得提防這群人會掀起暴動。
殺了又可惜,不殺讓他們?nèi)バ迾蜾伮罚峙逻@群人不老實。
更何況現(xiàn)在安平縣還真不缺這些勞力。
與其讓這些不安定分子干活,還不如招募流民干活。
哪怕眼下流民數(shù)量不夠,可流民這東西,就是屬韭菜的。
你接受一批,可能這陣子風(fēng)過去了,沒流民了。
可一旦朝廷繼續(xù)增派稅收,流民又會長出來一茬。
所以現(xiàn)在人手是缺,但還真沒這么急缺。
用來換錢再好不過。
經(jīng)過統(tǒng)計之后,各級軍士將領(lǐng)的斬獲也都進(jìn)行了登記造冊。
趙銘也是看了看,不由有些驚訝。
勝捷軍的斬獲算是最高的,其次就是安新軍,并未出乎意料。
只是沒想到安山軍的斬獲似乎也不低。
其中安山軍但凡是輕傷員,幾乎人均都有一個人頭的斬獲。
而一些戰(zhàn)死之人,很多也有附近同伴幫忙指認(rèn),斬獲大多也在兩個人頭左右。
安新軍人均斬獲也就在兩個人頭,這是因為在街道抵御騎兵一戰(zhàn)中折損過多所致。
禁軍這支騎兵屬于精銳中的精銳,且有一百位身披重甲的禁軍。
如若不是碰到這么個硬茬子,斬獲還會更高。
勝捷軍的人均斬獲也就在兩顆人頭,勝捷軍在城頭上斬獲巨多,屬于全軍最多的。
在城頭甚至能做到人均斬獲四五人,甚至更多。
然而城下一戰(zhàn),不少勝捷軍老卒頂在前頭,為了牽制騎兵的勢頭,不少都成了犧牲品。
趙銘思索再三,還是決定給參與抵御騎兵一戰(zhàn)的弟兄們,每人額外往上升了兩級。
大乾的軍功與秦朝類似這點不假,但也不是全盤接收。
其中甲首這點就不同。
秦朝的甲首,指的是要殺一個敵軍低級軍官,小頭目,比如伍長,什長之類的。
但大乾不同,因為大乾基本盤更小。
所以大乾的甲首,就是新兵上戰(zhàn)場,甭管殺的是誰,只要是敵人,哪怕是小兵的人頭也可以獲得最低一等的爵位。
可到了第二級開始,情況就沒這么簡單了。
這個秦朝更是如此。
這就像是打怪升級一樣,等級高了,不可能你殺一個小怪獲得的經(jīng)驗值還是能升一級這么多。
可以說是一個逐漸變難的過程。
不然真要是殺一人升一級,秦朝二十級軍功制,二十個人頭豈不是就能刷滿?
但商鞅這老硬幣,絕對是古代版的高級游戲策劃師。
因為前面四級,也叫玩命階段。
為何這么說。
因為從最低的公士開始,再到第四級的不更。
這四個等級,的的確確就是殺敵就可以升級。
第二級開始需要殺的敵人數(shù)量就直線上升,到了第四級,幾乎就是能靠著殺敵升爵的極限了。
因為第四級之后,就不能單純靠殺敵數(shù)量升爵了。
這套路是不是很熟悉?是不是有種前世頁游的感覺?
前期升級絲毫不講究邏輯,干脆利落,簡單直白,爽就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