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你能打,那就能往上升。
當時秦朝士兵一些老油子,可謂是越殺越起勁。
越殺越開心,因為只要能打,那就爽的不得了,等級蹭蹭蹭往上漲。
一些厲害的,加上那段時間戰事頻繁,兩三年就能升到第四級。
這就給人一種,自己再努努力,或許自己這平頭老百姓馬上就成為高官,就能去咸陽站在朝堂面見秦王。
實際上套路這才真的開始。
四級到五級就會出現壁壘。
從第五級開始,這就叫玩腦階段。
因為五級開始的名字叫大夫,正所謂周天子時期,講究天子、諸侯、卿、大夫、士。
而第五級開始,也算是真正踏入權貴階級。
因此第五級,玩法又不同。
底層軍士,氪命已經不管用了。
想要繼續往上爬,那就得具備集團軍功。
也就是團體軍功,不再是講究個人勇武。
這其實就是將領階級才能玩的游戲。
得有一定的指揮才能,需要考慮戰損率和殲敵率,己方戰損率越低,殲敵率越高,那你就能根據一個標準繼續往上升。
這其實是一種選拔將領的法子。
五級爵位并不難,相當于組織小規模團體作戰能取得稍微不錯的表現就算過關。
可六級開始,對指揮的要求越高。
這既是吸引一些世家門閥子弟的手段,同樣也是從底層軍官之中逐步培養高級軍官的法子。
世家門閥清楚這里面的門門道道后,會讓自家熟讀兵書的子弟加入秦朝分一杯羹。
世家門閥有熟讀兵書的先天優勢。
而底層軍官也不是毫無機會,他們在軍伍廝混這么多年,總有一些想繼續往上爬的。
這些人就會絞盡腦汁琢磨打法,亦或者拜入門閥,學習兵法。
總之5-9級,大夫階級,幾乎就是挑選實戰將領的階段。
讓無數人絞盡腦汁,不至于讓底下將領擺爛。
而再往后就是公卿這一級別。
也就是第十級以上的爵位了,這一級別就更難了。
需要比家世,比學識,比資歷,比才能。
平民能夠達到這一級別,幾乎是不可能的。
除非聯姻,除非你是超級能打的猛人,勇武雙全,大秦都離不開你的那種。
可以說這已經不是平民能奢望的爵位,別說公卿這個級別,就算是大夫爵,早期還可以,后面都是平民想要達到大夫爵,沒點出身還真達不到。
哪有這么多平民出身的人能夠擅長指揮藝術?
可別小瞧了其他各國的貴族將領,人家打仗再如何不濟,也能嫻熟的調動后勤,維持數千乃至上萬大軍的調配。
光是這點平民沒有渠道學習,沒人指點,單靠揣摩難。
這年頭底層平民連讀寫都不會,眼界又不行,腦子一片混沌,別以為能有多聰明。
開局我爹是皇帝,江山只有一座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