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不可否認,如若能繼續完善,將厚度硬度增加些許,氣泡減少些許,此物就能直接推廣進行營利了。
“此物可否能將氣泡減少一些?”趙銘看著這氣泡詢問道。
“陛下,此物微臣還在實驗階段,想來也不會太難。”魏有才點點頭。
相較于水泥,這個東西在他看來難度沒那么大。
但麻煩也不是沒有,便接著道,“不過陛下,您要是想將玻璃制造成光潔無瑕毫無氣泡的玻璃片,這難度就很大。
這個微臣還只知道怎么制造這等玻璃瓶,很簡單只要用鐵管小心吹氣即可。
但那等無色透明的玻璃片,且具備一定厚度的玻璃,微臣現在毫無頭緒。”
趙銘也發現,魏有才制造的玻璃大多是呈現綠色,這是因為原料中夾雜著少量的鐵。
對于這東西趙銘不是很了解,只是記得這玩意想要祛除色澤需要用一些原料進行配比,中和其中的配色。
想了想,趙銘回憶著道,“小魏,你可以試試夾雜著別的東西,用含有黃色,紫色的原料進行中和。
在光學上,黃色和紫色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互補,混合在一起成為白光,玻璃就不會偏色了。”
“啊?”
魏有才聽得有些懵逼,陛下說的這是啥?
這黃色紫色混合在一起,還能讓顏色變得透明無色?可是顏色越多它不是越亂越雜嗎?
趙銘也知道這些光學,顏色上的事情一下子讓古人理解有些費勁。
畢竟這年頭又沒有全才,如魏有才雖說學習和研究天賦有著極其的靈性。
可畢竟從小就只是接觸匠戶的工作,腦子里哪有其他概念。
“小魏,你就這般嘗試一二,實在不行也無事。”
玻璃的偏色問題,趙銘也不是特別在意。
畢竟只是用來做玻璃,或許這年頭一些有色玻璃還會十分受歡迎呢。
就好比西洋那邊教堂的五光十色的拼合玻璃裝飾,其實都算是藝術。
雖說不是很清楚怎么讓玻璃去色,但趙銘卻清楚怎么土法制造玻璃。
于是就將腦子里的一些記憶,述說了出來。
“大致就是如此,可記清楚了?”
“嗯,陛下微臣已經記下,就是這石英砂又是何物?”
魏有才這話倒是提醒了趙銘,這點還真不好,古代和現代的一些用語有著極大差別。
思索片刻,趙銘用手和言語描述了一下石英砂的模樣和性質。
兩人足足交流了良久,魏有才這才好似想到了什么。
“陛下,您說的是碾玉砂吧?這個微臣這位就有很多,之前制作玻璃就是用的此物,那這蘇打灰又是何物?”
“這個......”
趙銘又是一陣犯愁,真想有一個百科啊,這能隨時給他搜索翻譯。
“啊對了,硼砂知道吧?”
“這個.....。”
“就是一種白色的石頭,微酸,不可食用,一般在一些湖水干枯的地區就能尋到。”
“陛下您說的是不是月石?”
說著魏有才朝一名學徒招了招手,耳語了幾句。
很快學徒進屋,沒一會就拿著一塊石頭走了過來。
趙銘仔細辨別了一下點點頭。
“你這兒東西還挺多?”趙銘感慨道。
“回陛下,因為我喜歡用各種材料嘗試,所以經常喜歡收集一些不同尋常的石頭用于儲備,方便我嘗試。
之前做水泥也是嘗試了許多各式各樣種類配比這才制作而成。”
魏有才這番話趙銘是相信的,因為這小子眼睛里滿是血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