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神使應諾一聲,坐回靠椅,環(huán)視一圈,然后才沉聲說道:“各位皆知,九陰之淵,是神教根本。唯有那里源源不斷的三生水,能夠給予傳承神獸不竭的力量,從而保證我神教始終興旺強盛。
“九陰之淵在哪?很多教眾以為是在神獸殿下方藏兵洞的地下深處。其實不然。藏兵洞那處黑水池,下通一處地淵,而這地淵與九陰之淵,是連通的。不過,三生水并不會自動涌入地淵。只有采取類似幽冥洞的祭祀手段,九陰之淵才會噴涌少量三生水入地淵,然后由地淵而進入黑水池。傳承神獸的潛伏之地,便是在地淵之中。
“那么,九陰之淵在哪里?九陰之淵說白了,就是一條藏在地下深處的暗河而已。它蔓延很長,從燭陰谷一直延伸至玄陰山之下,有近兩百萬里長。當然,這條暗河,絕大部分是深埋在極深之處,修士根本無力抵達。只有兩頭的地方,距離地面較淺,一頭在燭陰谷下方,一頭則在玄陰山下。
“相對來說,玄陰山那處暗河,要比燭陰谷的淺很多。所以,以往神教取用三生水,是從玄陰山那里下去的。那時,無須祭祀,只需通過一條通往地底的道路,到達九陰之淵的附近,便可直接取水。這條道路,便在玄陰山的玄陰洞中?!?
他說到這里,火鴉道人和張元敬立時露出恍然的表情。也只有關(guān)乎三生水,一座占著大靈穴的道門洞天福地,才會讓燭神教歷數(shù)千年而始終耿耿于懷。
其余幾人,如藍奎松兄妹、常光明、權(quán)又煊,也都露出豁然明悟的神色。
“后來,星月門祖師魁陰真人出現(xiàn),嗯,那時他還叫魏從道,從幽冥洞中意外闖出,被當時的教主看中,用著辦了幾件事,效果很好,當時的教主很滿意,因此給了他一份機遇,打開了我神教掌握的道門秘境‘陰陽之眼’,讓其入內(nèi)。此人福運如虹,進去之后,九日便出來,獲得一縷三陽之火,奠定了突破元嬰的根基。”
說到這里,左神使意味深長地看了一眼火鴉道人,繼續(xù)說道:“隨后,魏從道以缺少一處根基之地為由,請求借用玄陰山大靈穴。實則,以他獲得的機緣,完全不需要大靈穴,便可成功突破。他在提出此要求時,就是想騙走玄陰山,作為他開山立派的根基之地。當時的教主實力很強,自信可以掌控他,便隨口答應了。
“過了數(shù)年,魏從道又提出,玄陰山有教眾來去,過于吵鬧,而且因此地是少有的洞天福地,總有道門修士覬覦,與教眾發(fā)生沖突,提議由他利用山中靈脈走向,布下一處護山大陣,如此一來可以減少守護的人手,避免被宵小之輩窺伺,二來也可營造安靜環(huán)境,讓他盡快突破,為神教效力。當時的教主覺得他說得很對,就同意了。
“魏從道便用了十年時間,在玄陰山依山就勢,建造了大陣,將整座山都罩了進去。如此,的確再無其他道門修士過來謀奪玄陰山,但也埋下了魏從道強占此山的禍根。三十年后,此人突破元嬰,穩(wěn)固修為后,當即與神教翻臉,將看護玄陰洞的教眾全部斬殺,封閉陣法,然后呼朋引伴,將他早已培植好的勢力接入山中,迅速形成守護力量,與神教對峙。
“當時的教主得知此事,勃然大怒,率領教中三位化身境真魔,五十余圣核境強手,十萬精銳教眾,大舉進攻玄陰山。誰料,這魏從道布陣的手段確實了得,竟然把山下地底的陰陽煞氣集中抽取出來,形成陰陽煞光,令神教眾人死傷慘重,當時的教主便因此受傷,落下病根,于十幾年后病逝?!?
左神使長嘆一聲,稍稍舒緩了一下低落的情緒,聲音逐漸變得高昂:“聽到這一段于神教不算光彩的歷史,我想諸位都與陸某一樣,感到無比憤怒、無比痛心!在此事上,當時的教主確實有錯,但更多還是見識上的不足,是對玄陰山特殊之處,估量不足。
“玄陰山的特殊,就在于,它的地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