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若是乘坐早晨那一班車,只需要歷經(jīng)兩天一夜,次日下午便可抵達目的地。然而如今看來,恐怕要到午夜時分才能到達了。漫漫車程,著實枯燥乏味,令人倍感無趣。林木子在車上時而昏睡過去,時而又被吵醒,如此反復,始終未能得到良好的休息。其實最讓她難以忍受的并非睡眠不足,而是車內(nèi)那股刺鼻的異味。當她醒來時,這種味道簡直令她作嘔。一路上準備的干糧,她也沒什么胃口去享用,只能默默地往嘴里塞進幾顆薄荷糖,以求能稍稍緩解不適之感。
此時此刻,火車廂內(nèi)人頭攢動、魚龍混雜。帶著孩子出門在外的人們更是格外小心翼翼,生怕遭遇傳說中的“拍花子”(人販子)。因此,白建平和林秀英始終保持高度警惕,不敢有絲毫松懈地照顧著年幼的林木子。一路舟車勞頓下來,他們幾乎沒有得到片刻喘息的機會。
幸運的是,這趟旅程總算是平平安安,并無意外發(fā)生。次日深夜 11 時許,白建平看著疲憊不堪的妻子和孩子,輕聲說道:“我們快要到站了,大家準備收拾一下行李吧。”林秀英聽聞此言,便動手整理起隨身攜帶的物品來。其實,他們所帶之物本就不多,無需花費太多時間去整理,但出于習慣使然,她還是認真地檢查了一遍又一遍。
與此不同的是,林木子由于白天睡得飽足,此刻精神十分振奮。當她聽到姑父說白己快要到達目的地時,內(nèi)心激動不已,充滿期待。
這列火車仿佛被施了魔法一般,速度慢得令人抓狂!林木子坐在座位上,只覺得自己那可憐的小屁股已經(jīng)失去了知覺。她眼巴巴地望著窗外,心里默默祈禱著火車能快點到站。
終于,在經(jīng)過漫長的等待后,火車緩緩駛?cè)肓苏九_——哈市到了!雖然這里并非本次列車的終點,但作為一個規(guī)模較大的城市,它還是會停留較長一段時間,足足有一個半小時之久。在這段時間里,乘客們有的下車,有的上車,車廂內(nèi)人頭攢動,好不熱鬧。
白建平扛著行李,林秀英則緊緊拉住林木子的手,三人隨著擁擠的人群走出了車廂。由于這趟車稍后還將繼續(xù)行駛,因此站臺上依舊擠滿了人。白建平和林秀英這次返鄉(xiāng)并未提前通知家人,自然也就沒有人前來接應他們。不過好在林秀英的家距離火車站并不遠,而且他們攜帶的物品也不算多,稍微走上一會兒就能抵達家門。
林木子坐在車上顛簸了一路,此刻下車走走讓她覺得十分舒適自在。車站里人聲鼎沸、熱鬧非凡;然而一出車站,原本熙熙攘攘的街道卻突然變得空蕩無人,仿佛整個城市都進入了沉睡之中。
幸好還有白建平陪伴著她們倆,如果只剩下林秀英一人帶著年幼的林木子,恐怕林秀英會選擇干脆在車站過夜,等天亮后再回家吧。盡管沿途并無太多行人,但此時高懸空中的明月灑下銀輝,照亮了前方的道路,使得他們勉強能夠看清前行的方向。
夜晚的氣溫依舊寒冷異常,尤其是身處哈市的夜晚更是如此。寒風呼嘯而過,發(fā)出陣陣嗚咽之聲。白建平和林秀英似乎早已對此習以為常,并沒有流露出太多不適的神色。然而,林木子雖然事先有所心理準備,卻仍然始料未及。若不是林秀英告訴她離家已不太遠,恐怕林木子早就心生放棄,不愿繼續(xù)前行了。
三人一路奔波,終于抵達了林秀英的家門口。林秀英的家位于一棟陳舊的居民樓內(nèi),這棟樓是白建平所在單位分配的住房,屬于那個特定時代的產(chǎn)物——筒子樓。
這種建筑風格獨特,總共只有四層樓高,外形簡約樸素,宛如一個巨大的圓柱體。走進樓內(nèi),可以看到樓道異常狹窄,光線幽暗昏黃,水泥地面顯得有些破敗不堪。每一層都有一條狹長的走廊,走廊兩旁則分布著一間間緊密相連的房間。可以想象,這里的隔音效果恐怕不會太理想。
林木子緊跟著白建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