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音尊者果然深思熟慮,能于逆境中順勢而為,尋求機遇扭轉(zhuǎn)局面。
此般智慧,汝等亦需學習。”
如來佛祖微笑點頭,一席話便讓整座大雷音寺內(nèi),響起了一片稱贊之聲。
觀音菩薩謙虛還禮,大殿內(nèi),頓時沉浸在了一片喜氣洋洋的氛圍之中。
好似只是在無意間,如來佛祖突然開口。
語氣,就好像是捎帶著,順口提起一件無關(guān)痛癢,并不值得太過關(guān)注的事情一樣。
“觀音尊者,不知我那二弟子的轉(zhuǎn)世,如今情況如何?
是否覺醒了前世記憶,掌握了什么神通術(shù)法?”
這接連兩個問題,雖然語氣極為隨意平常。
但實際上,卻內(nèi)蘊了幾分足以震懾心神、動搖聽者意志的梵音佛力。
若是那聽者真的全無準備,必然會下意識的放松戒備,將心底的真實想法脫口而出。
然而菩薩卻面色淡然,眼底恭敬之意不減的回應(yīng)道。
“并無覺醒前世宿慧,或者掌握任何神通術(shù)法的跡象。
不過為護他西行路上周全,我以獎賞為名,贈予了他一片瓶中柳葉。”
如來佛祖眼中,極其隱晦的閃過了一絲疑惑。
但只是一瞬間便收斂了起來,面上的微笑自始至終無比自然,完全看不出變化的跡象。
大雷音寺中,一次原本氣氛壓抑的聚會,就這樣結(jié)束在了一片其樂融融、喜氣洋洋之中。
走出大殿,觀音菩薩終于將始終懸著的心,稍微放松下來了幾分。
她預料到了,若是放任玄奘干擾水路法會計劃,破壞佛門事先定好的劇本,最后必然會被佛祖問罪。
但她卻沒有料想到。
今天發(fā)生在大雷音寺的一切,幾乎都被玄奘提前猜了個七七八八,甚至還提前想好了應(yīng)對話術(shù)。
“觀音姐姐,之后你回到大雷音寺,若是佛祖問罪,你就把我的這段影像記錄下來放給他們看。
之后按照我的說法,直接與靈山諸佛菩薩言明利害就好,我們說的都是實話,誠懇認真就夠了。
唯獨關(guān)于我覺醒金蟬天目神通這件事,還請菩薩一定保密。
菩薩久在南海珞珈山修行,靈山上有些事情,其實就和那三斗三升金米粒一樣,千萬不能大意。”
當初在長安城時,觀音菩薩聽完玄奘這一席話后,還微微搖著頭。
反過來訓誡了玄奘兩句,提醒他心思太重、功利心太強,不利于修行精進。
玄奘樂呵呵的承認了錯誤,但現(xiàn)在回過頭來再看……
觀音菩薩回頭看向那寶磚砌金頂、宏偉飾輝煌,巍峨莊嚴、巍峨非凡的大雷音寺。
眼中,卻是多了幾分失望之意。
……
長安城外,一處占地面積頗大的庭院內(nèi),全木質(zhì)的建筑結(jié)構(gòu)雖然看起來極為簡陋,但卻通透寬敞。
一片翠綠的柳葉放出青光,化作半球形的透明結(jié)界,將院落籠罩在其中,隔絕了內(nèi)部的法力波動。
玄奘坐在房屋外的石階上,手握六根清凈竹,盤膝入定,恢復著體內(nèi)略有些透支的法力。
希望觀音菩薩返回靈山后,能一切順利,不會遭佛門懷疑吧,玄奘心想。
經(jīng)歷過封神之戰(zhàn),闡截反目,弟子生死相斗的慘劇之后,一心渴望遠離紛爭,遁入空門的觀音菩薩。
玄奘大概能夠猜的出來,菩薩之所以對佛門如此虔誠。
主要是因為在她心中,對于宣揚眾生平等、遠離煩惱、開解痛苦的佛門,是有一層“濾鏡”存在的。
能夠從封神量劫中生存下來的仙神,沒有一個是簡單的角色。
玄奘知道,只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