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宮場景之后,玄奘又面色復雜的,看完了猴子鬧地府的場景。
剛開始見那殿上閻君一臉囂張,又是哈哈大笑,又是“叫你三更死,就誰敢留你到五更”。
結(jié)果把猴子給惹惱了。
明明只是魂魄狀態(tài),卻能一抬手,毫不講道理的將金箍棒從陽間招了過來。
緊接著就是一通亂棍,將那陰司里的百鬼判官,打的是一片鬼哭狼嚎。
玄奘看著,還是感覺挺解氣的。
但接下來,情況又開始不太對勁了。
閻君判官鼻青臉腫,陪笑著要將猴子送回陽間。
結(jié)果猴子那擰巴勁上來,反倒是不同意回去了。
他闖進生死殿,不僅強令判官消了猴屬的壽元記錄,還挨個在那書架簿冊之上一通亂刨。
污損的、扯爛的,還有被那一對猴爪子撓破的,數(shù)不勝數(shù)。
玄奘看得是嘴角一陣抽動。
都說那鴻蒙初辟原無姓,打破頑空須悟空。
而眼前的這位“頑空”猴子,一切皆是隨心而行,毫不考慮可能會給別人帶來的困擾。
還……真是夠頑劣的。
但同時,玄奘也注意到一個細節(jié)。
猴子在剛到地府時,只是一臉的莫名其妙。
抓住小鬼判官就問,他已經(jīng)學得了長生術(shù),怎么還會被勾魂。
后來見那陰司簿冊上,他的名字就不是孫悟空,只是個無名的“天產(chǎn)石猴”。
而且他這只“天產(chǎn)石猴”的壽元,也僅有342年,還已經(jīng)到頭了。
猴子當即氣惱,說那簿冊上全是錯的、全是胡寫。
連他的名字都記錄錯了,還要判他的生死,笑話!
這之后,猴子顯然就對那些陰司賬目沒了敬畏,之后便是一通胡亂操作,攪的生死殿內(nèi)一片狼藉。
陰司簿冊上,沒有記錄猴子的姓名,也沒有記錄猴子的修為。
默認他就是一只從未修行,而且壽元有限的“天產(chǎn)石猴”。
猴子無法理解,但玄奘卻能明白。
他修成的神通法力,真的是超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由心而生、無拘無束。
甚至,超出了那陰司簿冊的探查記錄能力。
不過除了這點細節(jié)之外,與先前龍宮的情況不同,玄奘還注意到了一個疑點。
先前在東海龍宮中,猴子亂跑亂逛,身邊總有龍王和一圈蝦蟹水族陪同。
時刻盯緊猴子,生怕他鬧出亂子來。
結(jié)果到了地府陰司這邊,情況明顯就有點反常了。
剛開始在生死殿中。
那秦廣王的態(tài)度,在玄奘看來,明顯有故意刺激猴哥發(fā)怒的傾向。
差點挨了一棍子后,才瞬間換了笑臉。
再之后,孫猴子在偏殿中亂翻,想要找到記錄猴屬的陰司簿冊。
那些小鬼、判官,他們明明應該很清楚,猴子想要找的簿冊在哪里。
但卻并沒有誰上前幫忙,就任憑猴子獨自一個,在那里盲目的亂丟亂抓。
有問題……絕對有問題……
總不會真成,平賬大圣了吧……
玄奘心中閃過了瞬間的疑惑,但通過這些表象,他很快又聯(lián)想到了更多。
猴子實力水平,與陰司簿冊記錄不一致的反常情況。
地府,或者說,至少部分判官閻君是知道的。
而在這個時間節(jié)點上,猴子還沒大鬧天宮。
地府方面若是如實上報,天庭又怎會誤判猴子的實力?
所以……究竟是地府與天庭之間,信息傳遞渠道出了問題,有哪一方因為“懶政”,意外耽誤了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