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庭,凌霄寶殿內,依舊如之前那般威嚴、恢弘、明亮。
但是,這里的氣氛。
卻已經自從那位,身披金色袈裟的中年僧人,西方靈山之主的那句話說出口后。
徹底陷入了一片死寂。
大殿之上,元始圣人高居首座,與昂首抬頭,立于大殿中央的佛祖如來,彼此對視。
元始圣人面無表情,雙目銳利。
中年僧人態度恭敬,雙眼中,還透著些許真誠的笑意。
但卻誰也不開口說話,就讓這大殿沉沒在一片,充斥寒意的死寂中。
殿上,聚在左邊的闡教門人各個警惕戒備,主動與右邊,來自佛門的羅漢僧眾拉開距離。
分出了一條,能容半人通過的空隙。
而佛門僧眾卻各個不動如山,原地站定,雙目似合又似微睜,完全不為外界的變化所擾。
兩相對比之下。
面色或憤怒赤紅、或陰冷青白,手已經在袖中緊握法寶,各個如臨大敵的道門闡教弟子。
在佛門眾僧諸羅漢面前,難免顯得失了沉穩與從容,更缺了幾分自信與氣勢。
排在道門佛門后方,數量更多的天庭星君、仙吏,雷、火、瘟、斗,三山五岳神官見此場景。
雖然不敢議論紛紛、不敢神念傳音。
但彼此之間的眼神交流,點頭搖頭,卻是從來沒有斷過。
也有一些天庭仙神,如掌管天兵調度權的托塔天王李靖、管理眾仙神籍與各方功曹的東華仙君。
他們則試圖通過道門闡教群仙,主動避讓開的那條空隙,觀察玉皇大天尊此時的態度。
在他們看來,此時由玉帝作為佛道之外的第三方,出言打破僵局,緩和氣氛最為合適。
然而,讓他們失望的是。
不知道為什么,今日的玉皇大天尊格外沉默,也格外淡定。
到現在依舊不言不語。
就連他身邊,平日里最是樂樂呵呵,喜歡出面打圓場的和事佬,太白金星。
此時也好像提前商量好了一樣,垂首低眉,似乎正在神游天外。
托塔天王李靖,他是心中最著急的。
家中三個兒子,兩個師從佛門菩薩,一個師從闡教老仙。
佛道雙方若起摩擦,他這個天庭總兵的位置,怕是就要保不住了。
于是,李靖將目光移到了凌霄寶殿,最靠殿門口那邊的墻角處。
卻見那位白須白眉,一身八卦道袍的太清圣人善尸,太上老君。
他居然在用袖子半遮住臉,偷偷、悄悄的嗑瓜子吃。
注意到李靖的視線后,太上老君才匆忙將瓜子一收,繼續窩在角落里正襟危坐。
顯然也是一副,不想開口出言,打破僵局、緩和氣氛的樣子。
李天王只覺得,自己像是一只熱鍋上的螞蟻,心中又急又躁,但卻偏偏發作不得。
只能繼續在這片,焦灼的死寂中,隨著佛道群仙一同沉默。
闡教、天庭這邊暗流涌動,佛門其實也并非表面上,那般從容平靜。
此次隨如來佛祖一同前往凌霄寶殿,參與朝會的靈山諸僧,以文殊、普賢、地藏、觀音四菩薩為首。
四菩薩中,文殊、普賢皆已步入準圣境界。
地藏王菩薩,實力也在大羅金仙境界巔峰,加之鎮守陰司、度化眾鬼,積累下來的眾多功德庇護。
實力也足以與準圣媲美。
唯有觀音菩薩,昔年斬尸失敗,如今修為仍舊停留在大羅金仙中期。
而除此之外,其余僧眾羅漢的修為,大多都在真仙、金仙境界。
卻是整個靈山佛土中,實力最墊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