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批。
相比于旁邊,精銳盡出,僅準圣就有十多位的道門闡教。
若是雙方真的動起手來,兵對兵、將對將,佛門無疑會遭受一場慘敗。
闡教眾仙一開始,都認為這是佛門在主動示弱。
卻不料那如來佛祖,竟然真敢出言不遜,與元始圣人正面沖突。
回過頭來一想,闡教眾仙才反應過來。
那如來身后的四位菩薩,其中有三位,當年都是闡教門徒。
諷刺之意如此明顯,佛門這是在表面示弱,暗中爭強啊!
不過,那四位菩薩身后的僧眾羅漢,雖然各個閉目不動,心中誦經,看似從容淡定。
然而實際上,卻也并非真就無懼無畏。
只不過在他們心中,只要那位修成丈六金身,憑實力降服孔雀佛母。
再以一敵二,接連擊敗曾經的西方二圣,奪得鴻蒙紫氣,成圣人之位的如來佛祖。
此時還站在他們前方。
那么無論旁邊的道門闡教眾仙,如何顯露殺機、釋放威壓,他們都能穩住心態。
然而,甚至讓如來佛祖都略感意外。
不得不在與元始圣人對峙期間,分神多看一眼的,卻是原本最不該出意外的觀音菩薩。
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她就一直在走神。
甚至幾次微微翹起嘴角,一副差點笑出聲的樣子。
當然,菩薩的這些細微面部變化,幾乎是微不可察的。
小主,這個章節后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后面更精彩!
即使是身邊的另外三位菩薩,都沒有注意到。
只是這些細微變化,瞞不過如來佛祖敏銳的感知罷了。
“觀音尊者,可是你留在下界的神念化身,有何不妥?”
聽聞佛祖傳音,觀音菩薩方才如夢初醒般,神色一肅,同樣傳音道。
“那孫悟空恢復自由后,心中仍舊放不下花果山。
取經人只能隨他東返,先幫悟空了卻俗愿,目前已偏離西行之路。
在東返路途上,他們解救了淮水無支祁。
又巧遇隱姓埋名,在大圣禪院內拜訪故人的通天圣人。
取經人性格不羈,與那潑猴一起……又鬧出了一些笑話。
故而片刻之前稍有失神,還望佛祖勿怪。”
忽而從觀音菩薩的傳音中,聽聞通天圣人之名。
身披金色袈裟的中年僧人,即使是正在與元始圣人對峙。
神色也不禁微頓片刻,之后才重新恢復如常,再度傳音詢問道。
“你留在取經人身邊的那一縷神念,可已被通天圣人察覺?”
“應該還未被發現,在靠近通天圣人后,我已將神念暫時斷開,令柳葉化作尋常法寶。”
聽聞如此,如來佛祖才放下心來,再度傳音提醒。
“那猴兒自主掙脫五行山,心性不定、乖張未馴,五百年的沉淀與磨礪前功盡棄。
如今,只怕那取經人約束不住,反受心猿所制,為西行之事多增變數。
觀音尊者,那金、緊、禁三箍,你需適時善用,以定心真言降服心猿。
凌霄寶殿事畢,盡快動身,萬不可因遲誤事,擾亂西行大局。”
“謹奉世尊之命。”
觀音菩薩恭敬的傳音回應,而后便再未多談其他。
包括之后,一僧一猴深入十洲三島,嚇退道行天尊,還有玄奘計劃中的那個“實驗”。
這諸多在玄奘主導下推進的事情,觀音菩薩皆只字未提。
先前所言,也是將回頭折返、西行暫止的主要責任,歸結為悟空思鄉心切。
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