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當桓溫與南康公主如膠似膝,蜜里調(diào)油之時,成帝看著這位妹婿也特別喜歡,很快封他為駙馬都尉,襲萬寧男爵位,不久又加封授瑯琊太守,沒幾天就倒蹬到了徐州刺史,可真是連升三級,跟坐了火箭一樣,滋滋上長。
也就在這時,他的妻舅公庾亮又支棱了起來,想要南征北伐,建立不世之功。
此時巴蜀雄主李雄逝世之后,成漢爭位奪嫡之戰(zhàn)也是亂作一團,李雄也不知道是咋想的,把皇位傳給了侄子,那他的親兒子們豈能善罷甘休,于是一頓亂殺,國力每況愈下。
而北方隨著劉曜、石勒兩位亂世梟雄先后離世,石虎與鮮卑,段氏,絞作一團,也無暇顧及東晉,說起來這確實是個好時機。
征西將軍庾亮,突然雄心暴起,想要收復中原失地,成帝雖然沒有祖父和父親的雄心壯志,但是也樂見其成,于是非常贊同他這個創(chuàng)意。
說干就干,庾亮立刻上表奏請成帝出征準備事宜,他這個想法是好的,而且想在朝廷威望隆盛,也是講究軍功的,南征北伐建功立業(yè),那就是最好的捷徑。
成帝司馬衍隨即按照庾亮奏請,任命桓宣為司州刺史,鎮(zhèn)守襄陽,襄陽直面北方石虎,軍事位置至關重要。
任命庾亮之弟,臨川太守庾懌,為梁州刺史,鎮(zhèn)守魏興,監(jiān)察梁州、雍州諸軍事。
任命庾亮另一個弟弟西陽太守庾翼,為南蠻校尉,鎮(zhèn)守江陵,兼領南郡太守。
又奏請分出豫州一處,用來授予征虜將軍毛寶。豫州曾經(jīng)是祖逖的起兵之地,授予毛寶,可見庾亮對于毛寶的信任。
成帝一律準奏,下詔任毛寶為豫州刺史,主要監(jiān)察長江以西揚州地段諸軍事。
毛寶與西陽太守樊峻,共同率領精兵萬人戍守邾城。
此時庾亮的小心性又犯了,他本來因為這個心性逼反了蘇駿,搞得天下大亂,如今還是如此,可見人江山易改本性難移。
他素來看不上陶侃的兒子陶稱,這位爺也是沒有繼承一點兒父親的雄才大略,為人狡詐任性,還喜歡兄弟之間互相攻伐,一整集合個幾千人打打這個兄弟,鬧鬧那個兄弟,倒也沒惹出什么大亂子來,就是不怎么成器,倒是真的。
庾亮借機把南部中郎將封給了建威將軍陶稱,說是要重用他,讓他進入沔中。
陶稱說啥也想不到庾亮會對付他一個小字輩,再說有他父親陶侃的威名震著,一般人也不能動他,結果稀里糊涂率二百人沿江而下,拜見庾亮,庾亮居然將他拘捕斬首了。
咱也不知道這是出的什么氣,感覺就是沒頭蒼蠅,征討事宜還沒開始,居然拿陶侃的兒子祭了大旗!
但是還未開戰(zhàn),庾亮之弟庾懌因為魏興地處邊遠,地勢險惡,實在是又怕苦又怕打戰(zhàn),哭喊著哥哥庾亮給換個官當當,庾亮本來想讓他帶兵征討巴蜀立下不世之功,可惜庾亮家人搞內(nèi)政,爭權奪利還行,真槍提上上陣就有點慫了。
沒辦法庾亮急調(diào)武昌太守陳囂為梁州刺史,趕赴漢中。陳囂率軍進入子午道,庾亮又派偏師共同伐蜀,進入江陽。庾亮參軍李松非常勇猛,攻打成漢國的巴郡、江陽等地。夏四月,李松大勝,抓獲了成漢國的荊州刺史李閎和巴郡太守黃植,一同押送至建康。
庾亮小有勝利,于是上疏說:“蜀地的成漢國很弱,人心不齊,政令混亂,易于攻伐,而北方胡虜仍然強大兇悍,是朝廷的心腹大患,我想率十萬大軍移徙,鎮(zhèn)守石頭成,從中調(diào)度,派遣各軍陳兵在長江、沔水一帶,為北伐趙國,收復中原做準備。”
成帝沒有主張,于是把庾亮的疏章下交朝廷,讓大臣們評論。
丞相王導看了以后,請求允準。
太尉郗鑒是對陣過后趙石勒多年的,雖然石勒不在了,但是石虎也不是吃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