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是在當年那個風云激蕩的年代,群雄并起逐鹿中原,本就極具野心的中土明教自然也加入到了反元起義這場饕餮盛宴之中。然而他們雖站對了隊,卻打錯了主意。朱元璋豈能是被一群半邪教半江湖人士所能控制和推翻的?
洪武初年,剛好大局已定,皇帝陛下趁著北征大軍回師的機會,精心布局,設下連環毒計,一舉將那個曾經給予過他極大支持的中土明教幾乎連根拔起!
上萬最忠誠的教徒在裝備精良,訓練有素的大軍突然發起的圍剿之下飛灰湮滅,而當中的核心人士,冥頑不靈者身死道消,唯有識時務者方能既往不咎。在這場規模浩大卻又極為短暫的鎮壓行動中,原本有望位列公侯,受封國師的那位超級天才也在層層設計之下,以最悲慘的結局收場。
隨后,據說已經傳承千年不滅的圣火化為冰冷的灰燼,一切拒不公開叛教,并手刃至少一個頑固分子的教眾,要么成為別人的投名狀,要么成為全國通緝的反賊。
至于當時的真相,究竟只是朱元璋感到了威脅,還是某些人確有不臣之心,其實已經不重要了。現實不相信眼淚,只看成敗,甚至在大多數人的腦海中,那個曾經如雷貫耳的名字早已煙消云散,歷史也總是在勝利者的掌控中,堅定地向前。
只是這其中的問題是,現在本來最該死的人卻再次出現,而且此人還擁有如此超脫的力量,必然會導致皇帝陛下寢食難安。而作為御前侍衛頭領,皇帝的首席耳目,根本不用想,這事兒他就算是想甩鍋也甩不掉。
這是不得不未雨綢繆啊!徐大少不由得有些無奈地捏了捏自己的鼻梁。
好在有了之前的安排,各江湖門派或為利益,或為形勢所迫,都答應全力協助圍剿逆賊和武林大魔頭。
根據劃分,各大派按照大致的勢力劃分區域,與各地的小門派一道,布下天羅地網,偵查他的動向。一旦有任何風吹草動,首先是本區域的高手們集中圍剿過去,能戰則戰,不能敵便盡量拖著。
與此同時,各大派則各自留下少量高手,組成戰略機動部隊,與徐欽一道進京,一方面防止其狗急跳墻直接在京師要地鬧事,一方面隨時準備在各地確認圍住了張允之后,進一步趕赴圍剿。
在最后將剩下的債券份額全部預售完畢后,徐欽便準備動身回京了。
對于大反賊現身的事,鎮江本地的官員也全部知曉了,對于這種大事,衛指揮和知府自然是擔心吃罪不起。這要嚴格說起來,轄區境內出現了反賊,還讓人給跑了,而且是毫無建樹地讓人悠哉悠哉地跑掉了的,地方官難免一個失職之罪,要是再有人添油加醋,就是被說成是有意縱容、暗中勾結都是有可能的。
故而眾官員在最后這兩天可謂是傾盡全力,甚至是痛哭流涕地求徐大少幫忙在京中斡旋。
徐欽受不了他們這等完全不要面皮的死纏爛打攻勢,于公于私,他都不能無視這些鎮江的地方官員。只好在百忙之中抽出半天,專程參加了他們組織的送別宴。并在宴會上大致說了說對這個反賊事件的分析,并認定此人是當年殘毒,本不是鎮江本地亂賊,加之情況又極其特殊,實在非普通地方官府和鎮守能應對的。相關情況,自當如實向皇帝陛下稟報。
得了他這個隱隱的承諾,鎮江文武官員這才放下心來,又集體奉上了一份厚重的儀程。作為地方官,即使是嚴于律己,絲毫不貪腐壓榨百姓,也會有很多灰色收入,日子相比京中的同級官員也要好得多。更重要的是,中國人一直以來都講一個禮尚往來,必須手下這份禮,才能讓鎮江文武真正放心。所以徐欽即使是完全不需要拿人錢財,可這禮也必須要收。
另外,又稍稍查看和指點了一番巨蛟幫的股份制改革事宜之后,便和自己的護衛,以及集結起來的武林戰略機動部隊一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