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京。
和來時不同,在風向橫吹的情況下,順流而下即使是大船,從應天至鎮江也不過是大半天時間,可要是逆流而上,非得兩天兩夜不可。若是沒有什么要緊的事倒是無妨,可現在有這么大一件事,總是要做出一副著急的樣子才好。
于是徐欽從鎮江府縣和衛所之中征集了數百匹官馬,從陸路疾馳回京。百余里的路程,又是最上等的官道,即使加上中途休息的時間,也不過耗時大半天的時間,只是這舒適度嘛,不提也罷。
在最后一次休息的時候,看著一直以如玉君子形象示人,甚至在張允突然殺出,將武林大會攪得一團亂的時候都依然不動如山的徐大少,毫無形象,四仰八叉地躺在草地上,一行人均是面色詭異。
錦衣衛和徐家家將還好,他們大多已經算是非常了解這位小公爺的作風了。雖是武將世家,但其實更像是滿腦子陰謀詭計的文官,不,簡直比那些文官厲害多了!簡直救可以說是標準的奸臣,當然,這種評價在心里想想就好,說出來可是要倒大霉的。至于武藝嘛,用稀松平常來形容都算是侮辱了這個詞,若真是錦衣衛內部搞個全面比武,估計這位小爺得直接倒數。當然了,這種話他們肯定也是不敢說出口的,就算此時心中腹誹,但也仍是竭力忍住了。
不過這些江湖人士就沒那么好的素養了。這些人本就是慣于好勇斗狠的,武藝高低在他們心里無疑是評價一個人的第一要素,尤其是這批戰略機動部隊,組成的人員大多是各派的年輕高手,對現實社會總是欠缺了一些深刻的認識。
于是他們看向徐大少的的眼神里面自然是充滿了鄙夷,就連清幽如雪蓮的秦夢蕓,也仿佛微微皺著眉頭。
徐欽也懶得管這些家伙,反正他也沒打算真的散發出王霸之氣,虎軀一抖就把這些年輕高手全部招至麾下為他賣命。在他看來,隨著自己加速推進科技革命,這些所謂的武林高手便成為了即將被歷史所淘汰的落后分子。
當然不是說武功一無是處,只是毫無疑問是一種低效的選擇。就算是現階段的這種新式火槍,有個二三十支,再配上相應的訓練有素的槍手,就算是張允、樊云這等絕世高手,如果真的剛正面也不可能討得了好。甚至說不得,一個娃娃,拿著一只短槍,也有極大的可能對這些絕世高手造成極大的威脅。
然而絕世高手是那么好出現的么?非但是要萬中選一,甚至更苛刻無數倍的先天條件,還得加上幾十年的勤學苦練,說不得還得來點兒奇遇之類的,但火槍兵幾乎是要多少有多少!你武功再厲害,能挨得起幾百槍?更別說是未來火器的能力將會越來越強,機槍大炮之下,眾生平等,哪還有誰會去花幾十年的青春,練什么勞什子的武功?
其逐漸被淘汰,或者說至少是淪為二流、三流的因素,也就是時代發展的必然結果了。
況且現在他是真的很痛苦,在炎炎烈日之下,騎馬長途疾馳,渾身的骨頭都快被顛散了,兩邊大腿內側也有些火辣辣的疼。至于說汗流浹背之類的,反倒是小問題了。
不過樣子還是要做足的,只是稍事休息了片刻,待大腿上的灼燒感微微退去,徐欽再度下令啟程。
又是一陣疾馳,不多時便看到了應天城的外廓。在徐欽的命令下,眾人由外城東側的仙鶴門入城,切過鐘山南腳,直奔通濟門,由通濟門入城之后,一邊派了家將領著這十幾個武林高手回中山王府安頓,一邊自己直接率領一眾錦衣衛回衙門。
回到衙門,也來不及和陸同知等人做交接,只是打了個招呼,便換了一身武官常服,進宮面圣。
雖然早在前幾日事情發生之時,徐欽便派了人加急回京密報,但自己作為主管,又是親身經歷之人,必然是要盡快親自稟報才好。
鑒于徐大少的特殊身份,雖是倉促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