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了今天繼續日記。感覺真的沒什么好寫的。每天都是吃飯打游戲上網課睡覺,然后也沒有什么特別逆天的東西看到,然后就導致了感覺沒什么東西好寫的了。
昨天說到了困難可以促進進步,但是痛苦不行。因為痛苦是結果,說明你已經解決不了問題了,你能做的努力和進步都盡力了。我記得苦難不能讓人成長好像是余華老師說的。
但是我個人感覺苦和難是不一樣的。雖然現實中人的感官是先苦再痛,但是現實中苦一般是無法規避痛的懲罰。也就是解決不了問題才要吃苦。
但是還有一種現象是很多時候主流提倡的不是解決問題來規避痛苦,而是通過接受痛苦來逃避問題。典型的是就是從老師到老板都會讓我們學會逃避問題,直接學會吃苦。
問題是我們成長是要在解決問題中學習各種能力來實現的,而如果直接吃苦就是只能提升對傷害的耐受力。
所以在這里可以把思考創新從大腦分出來。或者說把我們不思考的那一部分精神世界或者說感性世界歸入肉體的范疇。因為感性的大部分是受肉體支配的。
如果有一個人拿刀追你,你有以下幾種辦法,一是原地等死,而是一直跑,三是想辦法反擊。那么大多數的人肯定會選擇二。那么你就一直在消耗體力,早晚會被耗死。
現實中這當然是值得推崇的,因為除非在十分偏遠的 郊區之類的地方,大部分情況遇到砍人的情況都是可以在體力耗盡前跑到有人煙的地方的。這種時候跑當然是沒有問題的,因為雖然累但是確實風險最小。
但是我們的人生 的困難是無窮無盡的,所以你如果選擇跑就要跑無數次。就像跑酷類游戲里比如神廟逃亡或者地鐵跑酷之類的,類似于無窮無盡,還有第五人格。作為被抓的玩家都是很被動的。這時候都很希望能反擊。
這不是因為人想有力量,追求力量從來不是本能。而是因為人在對于有盡的難題會選擇逃避,因為代價很小很有限。但是無窮的時候就變了,因為代價是未知的。
這種情況下我們發現這才是最合邏輯的做法。所以為什么我們在上學期間都被很容易地PUA了呢?因為老師一直在強調一個觀點就是到了高中或者到了大學就自由了。這就是強行給我們灌輸讀書的苦是有限的這一個觀念。當把問題有限化了,大家就會同意逃避問題的大流思想。
===========================(分割線)============================
-------------------------------------------------(分割線)------------------------------------------------
笑為鍔,淚為鞘,人形兵器成長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