態度以及可能受到的政治因素影響。
從某種程度上看,宋孝宗出于不想過度刺激太上皇趙構等因素,沒有直接采用最初的“忠愍”謚號。
淳熙十四年,宋孝宗擬定配饗功臣之時,最終選定的是呂頤浩、趙鼎、韓世忠、張俊四人,沒有選擇岳飛。
張俊曾晚附秦檜,力主和議,誣殺岳飛,本不宜在預赦之列,但宋孝宗依然力排眾議堅持使用張俊。
哪怕是宋孝宗在對待岳飛這件事上,盡管進行了平反,但仍存在一定的矛盾心態和政治考量…
……
南宋。
朝堂之上,氣氛凝重而緊張。
一位老臣率先站出,他面容嚴肅,聲音洪亮:“陛下,此等奸佞,若不早除,必成大患!”
其他大臣紛紛附和,“陛下,秦檜之心,路人皆知。”
“他為一己私利,不顧國家大義,若任由其發展,我大宋危矣啊!”
“陛下,當速速處置秦檜,以正朝綱。”
趙構坐在龍椅上,面露難色,一時不知如何是好。
他心中糾結萬分,一方面在他的認知里,秦檜一直是他維護統治、實現偏安的重要幫手。
秦檜所主張的“和議”政策,在趙構看來是讓南宋得以喘息、保住他皇位的關鍵舉措。
他曾倚重秦檜打壓主戰派,以此來避免與金國的激烈沖突,防止自己的皇位受到威脅。
所以當他得知秦檜在后世被視為臭名昭著的奸臣,背負著殘害忠良、賣國求榮等諸多罵名時。
他的第一反應是感到難以置信,甚至懷疑后世的評判是否公正……
另一方面,大臣們的言辭懇切,讓他不得不考慮。
大臣們不肯罷休,又一位大臣站出來說:“陛下,秦檜之惡,遲早會顯現。”
“若不提前防范,等他釀成大禍,悔之晚矣。如今我等已知其未來所為,當果斷行動,不可遲疑。”
“陛下,岳飛將軍忠勇無雙,乃我大宋之脊梁。若因秦檜而被害,將是我大宋不可挽回的損失。”
“請陛下為國家社稷著想,嚴懲秦檜。”另一位大臣慷慨激昂地說道。
朝堂之上,爭論聲此起彼伏。
大臣們群情激憤,紛紛要求嚴懲秦檜。
而此時的秦檜,早已嚇得面如土色,渾身顫抖。
“陛下,臣知罪!”
“臣一時糊涂,被豬油蒙了心啊。陛下開恩,饒臣一命吧。”
秦檜撲通一聲跪在地上,連連磕頭,聲音中充滿了恐懼與哀求。
“況且、況且未來之事還未發生……”
憑什么說處理他就處理他……?
震驚!盤點歷史短視頻給各朝帝王三月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