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澤伊沒有刻意和希爾薇妮湊到一起,而是根據對方的提示來到西北角的書架,然后就近找了張桌子,就開始閉上眼睛發動神識。
為了不被人察覺到異常,他翻書的速度比起以往要慢上許多,將知識內容記錄在腦子中后就開始仔細研究。
煉金術相關的內容有些枯燥,枯燥到有人只是回憶腦袋里記住的東西就有點想要睡覺,于是科澤伊快速的去樓下找了幾本有關“煉金術入門”“煉金術歷史”的書,。
“古代煉金術(Alchemy)在最開始是一種意圖讓人類獲得和神明一樣力量的技術,換句話說,也就是將人類這種不完全存在變成像神一樣的完全存在。
最開始的主要目標即是將賤金屬轉變為貴金屬,尤其是黃金。后來又發展出不同的研究,比如制造萬能藥,尋獲賢者之石,甚至有人企圖創造人造人。
“賢者之石”是早期煉金術士最為追捧的圣物,傳說這種物質能夠點石成金,制造長生不老藥,還有能創造生命和號令天使的作用。但是上千年來,從未有證據證實這種物體的存在,就連神明也曾現世直言此物的荒謬。
到了近代,通過具體思考推理,煉金術士們逐漸發現,不提創造生命,就連將一種物質轉化為另一種物質都是極其困難的。
所以一部分人依舊執著于造神,而另一部分人則開始打開思路,走出多種多樣的道路,這就是現代煉金術的雛形,也因此隨著時代不斷發展,煉金術開始變得視目的而有各種各樣不同的應用。”
科澤伊覺得這段有關煉金術由來的歷史和曾經的化學極其相似,原本化學也是依托古代煉金術發展演變而來。
“現代煉金術奠基人之一,安托萬·洛朗,提出了煉金術最基本的原則,叫做等價交換原則。
他曾經依靠精細的操縱魔法,在一個完全封閉的琉璃箱里分別進行了簡單和復雜的煉金實驗,結果無一例外,當最終反應發生后,即使物質形態已經變化,可整個琉璃箱本身的重量并沒有發生改變。
由此他得出結論,在使用煉金術的過程當中,會產生各種各樣的物質,有些物質可以被我們看見,有些物質卻無色無味無形,就像某些氣體。
所以物質的總體重量并不會減少或增加,只是由一種物質變成了另外一種或多種物質。”
【科澤伊:有些奇妙,沒想到魔法世界也講究等價交換】
“其實,以上所講的內容都被我們稱為“樸素煉金主義”,而非真正的現代煉金術。
之所以這么講是因為有人在安托萬·洛朗之后繼續研究古代煉金術士,發現他們聲稱世界上存在一種被稱為“以太”的物質,這種物質是創世神明創造世界所使用的主要工具,“以太”和“第一原質”同構“冷熱干濕四大性質”形成“水風地火四大元素”,而四大元素又進一步組合形成了世界。
在其他人想要證實是否有“以太”這種物質存在的時候,現代煉金術奠基人約瑟夫·諾贊巴蘭提出跳過這個概念。
他聲稱,既然最后是“四大元素”構成了世界,那說明“四大元素”完全可以直接參與到煉金反應過程中。
既然我們可以通過建構法術模型,利用各種元素釋放法術,那為什么不能建構煉金反應模型,模擬實際發生的過程,通過法術在短時間內改變物質構成。
基于這樣的觀點,又結合安托萬·洛朗的等價交換原則和伊斯特王朝流傳的“陣列魔法”,約瑟夫提出了“賢者之石假說”,創造了“煉成陣”的概念,使物質能夠在翻手之間變成另一種物質,將煉金學從止步于試驗臺上的復雜操作徹底推向到作為一種法術而存在。
從此以后,煉金學這才正式被命名為“煉金術”,“賢者之石”也因此被認為是某種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