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組的人提點完了,便自顧自的走了。 “繼續忙,我們要去隔壁的介休,你不用跟著。還有,很多地方的河道,是多縣共有的,想要利用,免不了跟對方打交道。不想起過分的沖突,這需要上級衙門的協調,所以該有的計劃書,和跟臨縣的談判,要做好規劃。”左通事交代后,便跟著走了。 押解司的也跟著走,正好他也要去介休帶人去汾陽府集合上船,然后發往太原。 “父親。”張煌言走來,看著思考的父親說,“大順這邊……確實和大明不一樣,而且很忌諱不得章法要領的胡亂工程。真想做出成績,必要的調研與展望,還是要寫的。” “為父如何看不出來?”張圭章嘆了一聲,“只是沒想到他的意思是,我將太多人力投入了可能沒有結果的計劃中。截流太多水,會引起臨縣不滿。 若是一味自顧自的發展,就有可能引起隔壁的攻訐。 只有互通有無,才是大順地方發展的規矩。 和為父這些年經受的明朝官場洗禮,不一樣啊! 難和光同塵了!所有父母官,都得為治下百姓爭取最多的利益。 足可見未來競爭之激烈。” “那怎么辦?” “能怎么辦?書給上級,然后據理力爭:商路工程看誰人多、錢多、發展快;共用水利看誰人多、困苦、需求大;當然最重要的還是朝廷對于本地資源的定位。哪家又煤鐵,哪家先來投資。 就跟太原那邊一樣,有煤鐵,水泥就落在那邊了。 雖然好的水泥咱們造不出來,但土法水泥還是可以造的。煤、石膏、石灰什么的咱們這里都有……” 張圭章看著又開始忙碌的人群片刻說:“暫時不知道朝廷那邊的情況,那么水渠拓建以主干為主,其他的交給各個鄉村處理。接下來,騰出人力,先把本地最缺的房屋建完。有了足夠的人口和居住地,就能穩住人心,然后投入新的發展之中。這些事兒,我有經驗。” “哦……哦哦。”張煌言看著莫名燃起來的老爹,又看看忙碌的人群,也不免撓頭,“對了我真要去讀大學?” “大學啊!給你舉薦就是公費生。去了那邊可別被刷下來了,到時候要是自費,你爹我這點俸祿可不夠你花銷,到時候你可得自己想辦法工讀。”張圭章瞪了一眼震驚的兒子,“可別覺得大順的大學就好讀。 尤其是公費生可不好混!那邊可是末位淘汰制,所有資源全向天才傾斜。 你要是能給我弄個獎學金身份回來,你就等于詮選了庶吉士懂嗎?” “拿個獎學金身份,就是庶吉士?”張煌言大驚。 “你這就不懂了,能入大學,就等于大明的三甲在榜。公費獎學金畢業,就是一甲進士及第。 公費畢業,約等于二甲賜進士出身。 自費畢業的,相當于賜同進士出身。 至于那些肄業的、淘汰的,就是貢生罷了。大順這邊是真正的千軍萬馬過獨木橋,你也下鄉支教過半年,也清楚朝廷對于掃盲的重視程度。 之前的大明,能識字的頂天一千五百萬人。 而大順的目標是全國所有人口,都能識字。再從這識字的人口中篩選出人才,基數就是一億五千萬。 大明能有五十萬童生以上的讀書人人,大順十倍擁有五百萬童生以上的讀書人。 再看看大順這邊對于分科專精的重視程度,很明顯百姓未來競爭烈度將會前所未有的大,而且所有人的智慧,都必須投入為了締造大同風景而努力。 這才是為父最后臣服的理由。宏大卻有可能實現。而且,陛下韜略雄謀,戰無不勝,攻無不克,開辟工業新道路,就是在拓展整個天下生民的互惠基本盤。 這是新的道路,誰能走得遠,誰就能為之后的世界留下一筆丹書。 讀書人,不就是為了名利。富足與你我
第644章 視察水利的工作組(下)(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