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龍先打著火,聽著比較平順的發動機聲,問旁邊的工程師,
“這車多大排量?幾缸的?油耗如何?”
“6.0排量,八缸,油耗沒測過。”
靠,野蠻的年代,都不注重油耗。
調整了下座椅,然后馬龍熟練的掛擋,加油門,汽車緩緩沿著測試道路走去,然后馬龍緩加速、急提速、減速、急轉彎、急剎車、倒車、過減速帶等等一系列測試下來,然后停到出發處,對等在一旁的工程師說:
“汽車整體可以,基本符合預期,還存在以下幾點問題,一是加減速過程中還是有頓挫感,也就是不太平順,看看變速箱是否調教合理,或是發動機轉速的匹配問題。
第二,剎車行程過大,總不能踩到底才能完全剎住,但也不能太硬,要柔和、省勁而的剎住車;
第三、減震系統再加強,可以購買外國的減震系統或直接買國外豪車過來拆開學習,這關系到駕車、乘車的舒適度;
第四,隔音問題,這個可能國內跑的車都存在,但咱自己要改進,可以在發動機倉和駕駛艙中間加一層防火隔音棉,前機蓋上也加一層。
另外就是四門、車頂都要采用隔音、吸音材質的隔音棉或隔音膠,車底鋼板內外側都要噴涂瀝青漆,可防止飛濺的石子啥的磕壞鐵皮,還能降低輪胎及氣流噪聲,然后車內底板上再設置一層隔音材料。”
馬龍看著一眾工程師正拿著小本記著,就稍停了一會兒,然后接著說
“咱自己能生產全車的任何部件,但也要分出檔次,不能有就完了,比如車載收音機,干嘛用索-尼的,咱生產的不行?感覺不行就研究升級呀,放cd加磁帶行不?手動翻帶改成自動翻帶行不行?手擰調頻改成電子自動搜索行不行?
另外,喇叭咱自己的不行,那就找國內的廠家聯合研發,一定要有高端產品。總之一句話,能自行生產的自己生產,不能生產的也盡量用國貨。”
“強調一點,也是最重要的一點,發動機一定要加大研發力度,排量分多個梯隊,比如1.0、1.5、1.8、2.0、3.0、4.0等等,缸數也分為三缸、四缸、五缸、六缸、八缸等,提高單缸功率,降低油耗,將來買車的不都是單位,還有個人,所以用車經濟性作為設計人員務必要考慮。你們只管研發、只管先進、錢的事我來解決,哪怕有所浪費也不怕。”
“最后再提些小建議,比如車門能否遙控開關鎖,倒車鏡能否折疊甚至電動折疊?座椅能否電動調節?空調能否自動、恒溫?車燈能否更亮些,造型是否能更好看些?”
說罷,看著梁向東為首的一眾設計、制造工程師臉色都有些羞紅了,馬龍微微一笑,
“大家別介意,我的想法有點多,并不是你們的工作不到位,而且有些工作也不是一蹴而就的。
就當前這輛車,我敢說,開出去絕對百分百回頭率,若上市也會絕對搶手,這就是梁總的功勞、大家的功勞,但咱可以做的更好呀是不是?如是做好了,咱還可以出口,跟小眾、浮特、宏達、牛頭、奔子、巴依爾搶市場,那咱是不是更牛?努力吧各位老總。“
一番話下來,工程師們又開始興奮起來。
馬龍又跑到被命名為猛龍的越野車旁,由于是特戰車基礎上改進的,底盤較高,設計師特意增加了踏板。
馬龍先敲了敲車身,聲音厚重,按了下毫無坑洼,按不動,感覺基本可以當防彈車了。
先圍著車轉了一圈,然后打開車門,踩著踏板上了駕駛室,發現里面的裝飾跟經典差不多,這時副駕駛進來一名裴姓工程師,給馬龍簡單介紹了各部位功能,重點是四驅的鎖止開關,馬龍點點頭,然后發動,行走,按試駕經典的套路試了一遍,基本沒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