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首《夢回-唐朝》,怪異的腔調(diào),卻散發(fā)出古老的嘶吼。
第三首《護花-使者》,粵語版本。和紅日差不多的路數(shù),也是快節(jié)奏的燃歌。
第四首《國-際歌》,基本現(xiàn)場所有人都會唱,只是樂器、節(jié)奏、唱法發(fā)生了改變。
馬龍說,“先各自熟悉下第一首歌,各自領(lǐng)樂器。”
妃姐第一個舉手,我領(lǐng)鼓手;曲真,我領(lǐng)貝斯;朱玲:我也領(lǐng)貝斯;張魯,我領(lǐng)電吉他;竇韋,我領(lǐng)長笛。馬頭琴就是馬龍的了。
“這首曲子曲子其實比較簡單,就是節(jié)奏快點,所以各樂器要跟進及時,演唱我先來一遍示范下,當然我的聲音現(xiàn)在不合適唱這個,然后你們都唱一遍試試,重點要唱出那種摩擦聲帶的感覺。不過妃姐,打鼓兒你能行么?”
“少小看人,你又不給我歌,我這么長時間,除了去央音進修,剩下就是跟著他們練各種樂器,不過最喜歡的還是打鼓。”
馬龍看看其他人,紛紛點頭,看來印象得改改了,記得前世妃姐從來沒有被發(fā)現(xiàn)公開演奏過任何樂器,實際應該也不精通啥。不過讓她沉淀小一年,應該跟前世走的路會不一樣,沒看到在公司呆了這么久,跟竇韋也只限于哥們的關(guān)系了。
熟悉了一會,幾個人開始合練,逐漸,那種感覺出來了,步調(diào)慢慢統(tǒng)一,配合也越來越熟練,馬龍的馬頭琴響起時,誰都無法想象一向慢節(jié)奏的琴聲,居然產(chǎn)生了萬馬奔騰的燃燒感。
而妃姐搖頭晃腦甩頭發(fā)的鼓點,竟然與整曲無比契合,一段純樂過后,馬龍沖著妃姐舉起大拇指,妃姐驕傲的仰起頭,哼!
接下來就是繼續(xù)奏樂,馬龍的聲音開始響起。
然后馬龍讓竇韋開口,感覺不錯,但應該壓著嗓子再低沉些。
張魯曲真妃姐朱玲分別唱了一遍,除了女生唱法有些個性外,還就竇韋唱的有感覺,就當場決定,竇韋主唱。
差不多之后,繼續(xù)第二首,《夢回-唐朝》的開始民族樂器較多,需要找配樂錄制些伴奏,大伙開始從后面直接開始,練了一會兒,雖不太熟練,再慢慢練吧。然后第三首,主唱定為張魯。第四首就簡單了,沒有主唱,而是合唱,熟悉了幾遍就開始合唱了。
這幾個晚飯都沒吃,一直折騰到半夜,終于都算熟悉了一遍。后面就是各自熟悉再加上他們幾個自己練了,馬龍只參加第一首的馬頭琴演奏。其他的他們幾個夠用了。
接下來三天,馬龍照常上課,下課后就跟老師請假不上晚自習,跑傳媒大廈跟他們練習。大伙都浸淫樂壇多年,三首歌不說完美,但熟練演繹出來已經(jīng)沒問題了,竇韋的歌唱技巧也逐漸成熟,該嘶吼的時候、該花腔的時候、該冷酷的時候都能表達到位。
10月14日周五,馬龍中午又跟老師請了半天假,跟著張魯他們一道,跑到首體,超越樂隊已經(jīng)來到場地,還沒開始排練。
王妃先去見了超越樂隊經(jīng)紀人陳,然后向超越樂隊介紹馬龍張魯一行,黃佳鞠率先出聲,不過是粵語:
“久仰久仰,終于見到真人了,我買有你們的專輯,真的很棒!”
然后一個個喊出每個成員的名字并握手問候,除了馬龍。最后,黃特意走到馬龍面前,居然敬了個軍-禮,
“馬先生,你這個樂隊真的很強,早就想跟您認識,不過這回過來一路上不太順利,所以沒去提前拜訪,見諒!”
說著,超越樂隊行人都笑了,他們的這次經(jīng)歷在后世都成了歌迷們的趣談,馬龍當然知道,王妃前兩天也特意跟他說過。見他們笑,馬龍也跟著笑了起來。
“過獎了,黃先生!其實是我非常喜歡你們的歌,所以讓我妃姐聯(lián)系的陳先生,對我個人而言,對你,對你的樂隊說是朝拜也不為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