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到錄取通知書后,馬振東專門在京城張羅了一頓,宴請了老馬在京的家人、朋友們,以及馬龍的老師、小伙伴們。
然后又拉著一家人跑回老家,在家又大肆慶祝一番,把小學各科任課老師如音樂高老師等也請了一桌,七爺作為家中長輩起著組織者身份。
當然,以馬振東如今的身份地位,可能更高的領導們也會過來,但七爺說了,金榜題名雖可喜,但不可一日閱盡長安花,孩子考了這個成績又是一個人生起點,不可過度揮霍。至于揮霍什么,可能包含的很多意思吧。
七爺作為最重要的啟蒙老師、家中長輩,馬振東很虛心認真的接受了。將客人僅限于親友,公職的除了李莉爸媽,大軍爸媽,其他人都婉拒了。
鳳龍總部以及鳳龍置業的的大廈主體已經完工,現在正在內外裝修,預計年底可以正式入駐。
而最早馬龍看中后來又被袁世強推薦的那個中關村地塊,當時是馬振東親自出面找到市府,闡述了建設規劃,最重要的是準備從事的行業,一下吸引了管委會以及后續市府以至高層的注意,立即調整整體規劃,給鳳龍科技預留足夠地塊。同時對交通規劃等也及時進行了對接。
時至今日再到現場,一主四從五座高樓拔地而起,鳳龍科技大廈的招牌已經矗立在了主樓樓頂,內部裝修正在收尾,預計十一期間可以投入使用。
而大廈再往西則是大片的高科技工廠用地,已被高高的圍墻圈在其中,祝曉月正在全世界的招兵買馬,而通過鳳龍科技已擁有的各大公司股份以及專利,已經取得了一些效果,高科技工廠廠棚里經常看到各色人種的工程師認真的忙碌著廠房設計或設備安裝或是調試等。
從老家回來后,馬龍也是一頭就扎在了鳳龍科技的工地,在一處臨時的三層辦公室內,馬龍召集了一次初創團隊見面會。
說是初創,也有大約20多人,馬龍認真熱情的跟每一個人用各種語言交談,也從每個行業的前景給他們描繪了大餅。
最令馬龍感到意外的是,祝曉月最后介紹了一位年輕人,看著跟祝曉月關系不一般,馬龍一開始也沒認出來,可后來祝曉月一介紹,馬龍頭皮都激靈一下,撿到寶了。
彎省同胞黃任旭,GPU的發明者,茵偉達創始人。不過按說他還在斯坦福讀書才對,怎么就跑到了京城?
而后祝曉月的介紹給馬龍解開了疑惑,原來他倆在兩年前就在一次在米華人聚會中認識,黃對祝的能力、人品、性格和相貌一下就傾心了,追求了一年多。
去年年前祝曉月回京前才剛剛有了進展,結果祝回京一趟,卻決定回去辭職,歸國跟馬龍一起整合芯片產業,算是創業。
而祝在回米國辭職期間和他講明,她倆想要繼續發展下去,黃必須跟他回國。
黃做了很久的思想斗爭,還是沒能按耐住愛情的慫恿,趁著暑假過來找祝曉月,征求她的意見:是現在就過來還是研究生畢業后再來,而恰恰今天就碰見了馬龍,而馬龍又恰好了解這個日后大牛。
既然有這個機會,馬龍當然不愿放過他,立即做出決定:立即辦理入職,然后繼續帶薪完成學業,等畢業后再參加具體工作。
為了讓他薪水領的心安,馬龍讓他上學期間擔當科技情報員:了解高科技動態,并及時反饋給鳳龍科技。
馬龍這一安排也得到了黃祝的一致同意。這算不算是成全了一對兒?
看到黃,馬龍又想到了林丙堅,現在應該在imb上班,職位還算可以,不知道現在去挖能否挖的動。
不過當前應該先筑巢,雖然科技條件差,但從生活上,待遇上先優于米國公司,這個馬龍能做到,想到這,馬龍馬上讓祝曉月喊來人力資源主管,一塊兒在祝曉月的臨時辦公室開小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