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爺,之所以這里都是您熟悉的,因為我把咱家自己的,專門放在了一起,沒有分門別類,這些呀,將來都是滿滿的回憶呀?!?
“歲數(shù)不大,想的挺遠(yuǎn)!走,看看別的去?!?
當(dāng)馬龍帶著幾老再看其他的古董字畫時,老爺子這才動容了!
“小龍,你哪里來的這么多字畫?還都是名人的?這不得花上幾十萬塊呀?”
老太爺喜歡看書,也略懂一些字畫,所以知道之前那些時候的名家。
“太爺,您估計的還真準(zhǔn),就是花了大幾十萬,您看值不值?”
“值,怎么不值?就沖這幾個人的名字,只要是真跡,你肯定就吃不了虧!”
“放心吧,太爺,肯定保真,都是國營店兒里出來的。再者,我可請了故宮里的老專家,幫著都鑒定過!”
直到現(xiàn)在,馬龍從小就開始收藏,然后又各種渠道收集的老物件終于有了一個合適的歸宿了。馬龍去故宮的時候,跟院長可是溝通過,若是馬龍真的對外開放這個博物館,到時候是可以走手續(xù)借一批珍貴文物過來展覽的。
或許將來可能吧,比如這里舉辦大型國際會議、賽事時,再有限的放開參觀也說不定。
從博物館出來,馬龍就帶著幾人,乘坐一輛觀光大巴,沿著海參灣的大街,參觀這幾年一直大興土木的市政建設(shè)成果。
這可是三叔馬振西的強項,于是給老人的講解工作就落在了三叔身上,什么辦公大樓呀、醫(yī)學(xué)院呀、體育館呀,這些都是大型的公用設(shè)施。
馬龍規(guī)劃各種設(shè)施、住宅、賓館、醫(yī)院等建筑時,已經(jīng)做了綜合考慮,再加上這些所有房屋產(chǎn)權(quán)完全都屬于公有(馬龍家私有),所以不存在住在城市最南邊,然后工作在城市最北邊的情況。
盡量都是離工作最近的地方安排住房。不會把寶貴的時間都用在通勤趕路上,這樣一方面交通壓力減輕不少,另一方面,讓人們多睡會兒,增加某種程度上的幸福感。
而且這樣安排,讓人宜居的同時,相信對工作也會有個促進。
馬龍準(zhǔn)備趁著這里還不太冷,帶著老幾位把整個海區(qū)游覽一遍。說真的,前世的時候,老太爺、爺爺都是沒幾年就先后去世了,馬龍真的怕再晚兩年,他們可能再也沒機會參觀這里了。
所以,無論多忙,馬龍必須讓幾位老人家,在屬于自家的土地上,完完整整的轉(zhuǎn)上一圈。
難道你還想建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