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樉低沉的嗓音在整個校場間回蕩,下面的上千名武官子弟面色漲紅。
他們有的公侯的子嗣,有的是世襲武將的后人。
在大明朝百戶以上的武官,大多來自于世蔭承襲。
開國十余年,行伍中因為戰功提拔起來的武將越來越少。
再這樣下去,大明朝的勛貴階層遲早會退化成晚清那幫遛鳥斗狗的八旗子弟。
清朝在入關以后,才到乾隆朝,八旗兵的戰斗力就直線下滑。
對外征戰只能靠索倫兵跟綠營兵來撐場子。
到了咸豐朝更不必說,清廷對付太平天國只能依靠地方督撫編練的民團。
如曾國藩的湘軍、李鴻章的淮軍等,等到了晚清時,袁世凱在小站練兵,更是將大清的新軍變成了北洋的私兵。
大明的問題也是類似,除了開國功臣那一代名將輩出以外,洪武朝的勛貴越是到了后面越難出頭。
其中不乏胡惟庸案還有藍玉案清洗了大量勛貴,還有后來的奉天靖難,讓燕軍的新貴替代了他們的地位的原因。
但是在朱樉看來,洪武朝的大多數勛貴子弟都是肩不能挑、手不能提的花花公子,這才是他們被時代淘汰掉的最重要原因。
朱樉在臺上來回踱步,巡視著臺下眾人。
看著他們一個個面色漲紅,緊緊攥著拳頭,人人顯然在心里憋著一口惡氣。
“我們不是混吃等死廢物,我們是大明的軍人。”
“不要瞧不起人了,老子從進軍營的那一天起,就沒想過要活著回去。”
“韃虜跟我們一樣,都是兩個肩膀扛一個腦袋,真到了沙場上,誰怕誰還不一定呢?”
“就是就是,你朱二郎憑什么瞧不起我們?”
……
在這幾日的考試中,這些平日耀武揚威的二世祖們都在他們看不起的小兵面前出盡了洋相。
這些二世祖們每一個都是心高氣傲之人,他們哪里受的了這個委屈?
朱樉雙手下壓,示意眾人安靜。
喧囂的現場,在片刻間安靜了下來。
朱樉拍了拍手掌,笑著說道:“很好,就在剛剛。我看見了你們中的不少人身上還有心氣,你們大聲告訴我,真到了沙場上,你們是愿意做一個帶把兒的老爺們跟敵人廝殺?”
“還是愿意當一個縮頭烏龜,躲在兄弟們的背后瑟瑟發抖呢?”
此話一出,眾人皆驚。
稍過了片刻,這群武官子弟們異口同聲的大吼道:“我們要當爺們兒,去跟韃虜搏命。絕對不愿躲在兄弟的背后茍且偷生。”
“我們要當爺們兒……”
看到這一幕,朱樉的臉上露出微笑。
這PUA的火候剛剛好,朱樉收斂起了笑容,他板著臉,嚴肅的說:“那從今日開始,我的軍隊里不允許再有什么公侯之子,什么世襲武官。從今日起,你們都是新兵營的一員,直到為期一個月的訓練結束前,你們只是營里的一名新兵。”
頓了一頓,他接著說道:“我這個人做事不喜歡半途而廢,如果你們做不到的話,現在放棄還來得及。”
朱樉順手一指,指著右邊的一大塊空地說道:“誰要是想退出這次集訓的,現在可以站到右邊去了,立馬領一筆盤纏回家。我只給你們一炷香的時間。”
朱樉話音一落,趙曦上前在臺上的木樁上點燃了一根香。
朱樉特意背過身去,讓他們自由選擇。
校臺上燃起了寥寥輕煙,臺下的勛貴子弟們面面相覷,你看我,我看你。
始終沒有一個人愿意帶頭走去右邊,他們都害怕第一個當起逃兵,日后會被同僚們看不起。
古人愛惜名聲,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