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書今年四十三,在東北呆了正好二十年,在臨滄得勐庫鎮呆了二十三年,從小就生在這里。
宋書這人從小就是一個閑不住的主,整天無所事事,跟著幾個比自己大五六歲的朋友整天亂逛,對周圍這一帶都是無比的熟悉,尤其是對于勐庫鎮這一帶。
勐庫鎮西邊幾十里處便是綿延的大山,這里山峰高聳,奇峰怪石是數不勝數。
在這數千的大山當中,當屬大涼山最具盛名,每逢正月十五的時候就會有不少人前去大涼山去祭拜蒼天,祈求今年風調雨順。
不過,勐庫鎮這個地方并非所有人都是地地道道的實在人,其中也有不少人為了錢財是謀財害命,而宋書十三歲的時候,當屬一個名為孫二良的大地主最具盛名。
在三十年前,當時勐庫鎮當中有一個姓孫的地主老財,在當地要光論錢財的話,這位孫老爺那可謂是一家獨大。
當時這孫老爺有一個正妻還有三個妾室,當然了,這幾個妾室都是孫老爺年輕時候買回家的。
當年的孫老爺已經是年過六十,最大的兒子年紀已經年近四十,而最小的兒子年紀不過十幾歲。
孫老爺一共有六個兒子三個女兒,三個女兒當時都已經是嫁做人婦,而當時的孫老爺的身體已經患病,治不好了,這下面的六個兒子就開始有了爭奪家產的意思,就算沒有爭奪家產意思的兒子,但是其老娘也不甘將萬貫家財拱手與人。
這六個兒子當中老大是碌碌無為,當屬老二最為聰慧,而孫老爺也有意將家業傳給老二。
但世事無常,老爺子還未開口卻一口氣沒上來,當場就翹辮子了,就連后事都沒有來得及說。
而咱們要說的,便是這孫老爺的三兒子,孫二良了。
這孫二良在六個兒子當中并沒有何等的聰慧,但是,其為人果敢,手段狠辣,說一不二。
當時的孫二良年僅二十三,但是,其兇狠程度卻遠超年輕時候的孫老爺。
孫二良在得知自己的老爹有意將萬貫家財傳給老二的時候,他便與自己的親娘,也就是孫老爺的第一妾說明了其中緣由。
在得知前因后果之后,孫二良就與自己的老娘還有自家的管家合謀一處,孫二良就讓自家的老管家去藥堂買上一副大補之藥,給孫老爺服下。
而當時的孫老爺身子骨虛的都已經是虛不受補了,當時的大夫都已經表明,如若在服用大補之物的話,這孫老爺就會一命嗚呼了,如果就這樣下去的話,最起碼還能活個一段時間。
打定了主意,老管家領了錢財就去買了一副藥,當時的孫老爺已經是臥病在床,根本就沒有想到自己的親兒子會殺害自己。
在這期間,孫二良的母親更是心中生出了一個主意。
她喚來孫二良,將孫老爺贈與她的金銀首飾交給了孫二良,讓他將其兌換成錢財。
隨后喚孫二良去勐庫鎮西面的大涼山去尋找一人,將這些錢財交給此人,讓其為孫二良尋得一位得力幫手,祝他得到這個孫家的家主之位。
孫二良當即點頭答應下來,拿著金銀首飾就去將其換成了錢財,帶著兩名護衛就前往了大涼山。
也就在孫二良前往大涼山的時候,老管家已經將大補之藥給孫老爺服下,而孫老爺這才沒有來得及宣布后世。
孫二良在來到大涼山之后,果真在大涼山的山頂找到了一間茅草屋,這茅草屋里面住著的是一老一少。
老人的年紀在八十來歲,身材佝僂,一副行將就木的神態,恐怕已經沒有多少時間可活了。
而那個小孩年紀約莫十三四歲的樣子,是一個極為靈動的小男孩。
孫二良見到此人之后,便將換來的錢財雙手奉上,之后便表明了來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