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是擁核國家,保持世界第4大武裝力量,估計常規部隊總兵力有1,325,000人。印度官方的國防預算達到468億美元,但實際支出的軍事費用,估計遠遠超過印度官方的數字統計。印度武裝部隊正在迅速擴大和現代化,在未來將有軍事航天計劃,則是正在積極開發導彈防御系統和強大的核武軍事能力。
另外,印度可以購買到西方國家的軍事裝備,提高本國自衛防御的實力,借機學習發達國家領先的科技國防戰略。
2、外交領域
近年來,印度在國際舞臺上展現出了令人矚目的長袖善舞之姿,其在處理國際關系時如魚得水、應付自如。無論是面對強大的美國還是實力不俗的俄羅斯,印度皆能巧妙周旋,做到兩邊都不得罪,以至于這兩個大國均將印度視為重要的戰略盟友。
2023 年發生的全球關注的印度與加拿大之間的外交風波。當時,印度竟然派遣特勤人員跨境前往加拿大,對印度反對派錫克教領袖加內爾實施了暗殺行動。此事件一經曝光,立即激起千層浪,導致印度與加拿大之間爆發了激烈的外交沖突。隨著沖突不斷升級,緊張局勢愈發嚴峻,甚至有激進的印度議員公然呼吁要對加拿大發動外科手術式的軍事打擊,并揚言若情況危急,不排除動用核武器的可能。而就在這場劍拔弩張的對峙中,加拿大竟在轉瞬之間就被嚇破了膽,立馬認慫。然而,一直以世界警察自居的美國在此關鍵時刻卻選擇了裝聾作啞,仿佛完全沒有聽到來自印度的這番叫囂。
再看每當印度與巴基斯坦因領土爭端等問題兵戎相見之際,相較于巴基斯坦所處的困窘境地,印度往往表現得更為淡定從容。這其中一個關鍵原因便是印度憑借著自身在國際社會中的左右逢源,成功地從美俄兩國購進了數量驚人的先進軍火裝備。盡管俄羅斯對于印巴之間的戰火紛飛并未明確表達支持或反對的立場,但相比于俄羅斯這種曖昧不清的態度,美國則毫不掩飾地對印度偏袒有加。所以從另一側面來說,這場戰爭也相當于是得到了這兩個國家的支持。而且,美國、英國、俄羅斯、法國都為了搶印度的軍火訂單,表明支持印度進入安理會常任理事國,這也代表了印度確實是有可以崛起的可能性。
七.印度對外侵略的野心始終如一
縱觀印度建國史,印度可謂侵略成性。按道理來說,印度本就是一個備受外族摧殘的被殖民國家,不應該有這么大的侵略性,可是歷史上看印度卻和我們想象的大相徑庭。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后面精彩內容!
1、兼并建國
1947年,印度獨立建國,擺脫了被英國人殖民的歷史。英國人走的時候,也不忘搗亂給印度留下爛攤子。不僅把龐大的印度分為了印度和巴基斯坦,還留下了高達600多個印度土邦。英國人賦予了這些土邦很大的獨立權,任它們自由加入印度或巴基斯坦,如果都不愿意,也可以自己獨立。不出所料,大部分土邦都各自想獨立自己建國。
然而,印度對此可不答應!想當年印度剛剛獲得獨立之際,整個國家總共只有 15 個規模較大的邦。可是時至今日,印度竟然擁有多達 29 個大邦!那么,這憑空多出來的那 14 個大邦究竟源自何處呢?原來啊,印度政府可謂是無所不用其極,他們使出了各種各樣的手段。一方面,通過利益誘惑和威脅逼迫雙管齊下;另一方面,對于那些土邦君主們所擁有的財產,則采取了贖買政策。如果有哪個土邦膽敢不聽話、不順從,印度便會毫不猶豫地直接出動武力將其徹底消滅。如此這般高壓態勢之下,絕大多數土邦也只好乖乖屈服。
1948 年 9 月 13 日,印度的軍隊悍然入侵了那個已經宣告獨立整整一年之久的海得拉巴邦。面對強大的印軍進攻,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