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調表車(三)
當初給這輛車做車況鑒定時,孫炎明在看到了二十三萬的里程數后,大意的判斷是實表,因為他潛意識的認為調表從來是從高往低調,這個里程數都這么高了,應該沒有問題。
現在方遠竟然說是調表車,還說是一輛出乎意料往高調的奇葩車型,孫炎明更認為不可能了。
孫炎明懂怎么鑒定調表車,他繞著朗逸轉圈從外觀開始專門檢查,想要證明當初自己沒有看走眼。
看車先看漆面。
汽車的漆面分四層,從里到外是電泳層,中涂層,色漆層,清漆層。
馬自達的魂動紅比普通車漆多了一層半透明的紅色色漆,勞斯萊斯多了三層,漆面看起來更加的深邃、高級。
即使強悍如勞斯萊斯這樣,漆面在經過風吹,日曬,雨淋,蟲尸、鳥糞、黏膠、化學品腐蝕,還有事故,擦拭刮痕等等摧殘和時間的折磨后,會造成漆面氧化,色彩變暗,光澤消失,出現色斑皸裂,漆面的鏡面效果減弱。
樹枝剮蹭,沙粒也會打在車身上劃出無數道細小的劃痕,時間一長會造成漆面發烏。
漆面失去了光彩奪目的色彩與光澤,就像歷經磨礪的中年男子,面容滄桑只留下深邃的眼神和憂郁的氣質。
最好的辦法是貼隱形車衣,而這是輛大眾朗逸,估計能享受打蠟鍍晶的待遇已經算是原車主愛護車子了,想都不要車主會為它花費七八千貼隱形車衣。
所以只要是原車漆,浸淫二手車行業多年的車商或者評估師,能通過遠看近看觀察全車漆面找出色差,憑借著經驗覺察出實際里程數和表顯里程數大致相符不相符。
孫炎明繞著朗逸緩緩的走了一圈,不時的停下腳步低頭查看犄角旮旯等等細微的地方,只求能找出蛛絲馬跡。
不過他只知道方法,還沒有達到那種天人合一的境界,只是覺得朗逸的漆面質感很好,沒有做漆的痕跡,確實不像是一輛里程數幾十萬公里的車子。
孫炎明回頭看了眼方遠,心中疑惑的想:“難道我錯了?”
為了找到真相,孫炎明低頭又看向了輪轂輪胎。
俗話說馬跑得勤不勤看馬掌,車造得狠不狠看輪胎輪轂。
由于停放的時間太久,四個輪轂上面落滿了灰塵顯得很臟非常破舊。
孫炎明蹲了下去用手指擦去了最上端好一大塊,終于露出了輪轂表面,只見邊緣已經開始變黃出現了部分腐蝕的痕跡,但是其余的表面不說光亮如新,最起碼磨損很少。
并且讓孫炎明驚訝的是,輪胎上面的數字顯示竟然是上一年第十二周生產的。
“換輪胎竟然不到兩年的時間?”孫炎明有點驚奇了。
一般來說,汽車的輪胎會在四年或者六萬公里左右全部更換。
按照表顯的二十三萬公里,八年的時間算下來,每年折合三萬多公里。
這輛車的輪轂明顯是原廠輪轂,兩年的時間過去了,輪胎的磨損也并不嚴重,還可以再撐兩年,
孫炎明的眉頭皺了起來,兩者相互比較,根本不符合朗逸恐怖的使用頻率。
車漆、輪胎給孫炎明的疑點太多了,他心中的太平已經偏向了承認方遠說的是真話,也認為這輛朗逸可能調過表,并且別人都是往少調,這輛朗逸的原車主偏偏奇葩的往高了調。
檢查調表還可以看內飾,座椅,按鍵等處,并且更有一些特殊手段。
孫炎明即使已經大致承認了方遠的判斷,也想繼續接著檢查下去。
臨起身時,孫炎明瞥了眼剎車盤,這輛朗逸的剎車盤已經快要更換了,但是孫炎明并沒有在意。
剎車盤的磨損很正常,有些新手忘了放手剎,經過較長距離的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