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中最大的威脅來自于西涼羌人。
現今羌患已除,自然不需要在此牽扯太多軍馬。
更何況如今關中諸豪紳,也都已經臣服于劉琦。
他完全可以從關中募兵,實現關中人自治。
所以荊州軍便可以調回了。
只不過他還要維持關中統治,不能一下子全部調走。
龐統道:“公子久居關中,也并非長久之策,也應當著手返回關東才是。”
劉琦微微嘆了口氣道:“當前來看,天子以及眾朝臣是不打算東遷。
而我等費盡心機,方才在朝中有今天這地位,如今總不能就此放棄,換另一方諸侯來左右朝政。
若他人挾天子而令諸侯,我等便陷入被動之中。”
龐統微微點點頭道:“我跟孔明私信往來。
他也不建議公子脫離朝廷,還是設謀,讓天子主動遷往關東為好。
他奉公子之命,已將許縣修繕一新,足以應付天子與眾朝臣居住。
更何況許縣經過這兩年屯田,已經囤積大量糧食,即使再多人去,也不至于挨餓。”
劉琦看著窗外,平靜的道:“是該回去了。”
在真實的歷史上,漢獻帝劉協為了脫離西涼軍控制,主動率領朝臣和妃嬪,長途跋涉返回雒陽。
一路上幾乎跟乞丐一般,也拼了命的要趕回去。
可是這個時空,情況完全變了。
第二日朝會。
大殿之上,天子第二次提出封劉琦為清河郡王。
劉琦也第二次推辭。
同時劉琦拱手奏道:“陛下,關中常年戰亂,天災人禍,百姓困頓不堪。
之前還需要陛下開太倉賑濟,方能讓百姓免于人相食。
但太倉之糧,也并非用之不竭。
臣已過問過,倉內存糧即將用盡,還請陛下早做打算。”
劉協高坐丹墀之上,面沉似水。
他何嘗不知道太倉已經糧盡之事?
這些年董卓、王允、西涼軍、并州軍、荊州軍,還有天災,輪番蹂躪這片土地。
百姓死的死逃得逃,說十室九空也不為過。
這關中土地就算再肥沃,也經不起如此折騰。
他淡淡的道:“朕已知曉,諸卿有何良策?”
司隸校尉鐘繇出班道:“聽聞如今關東正在屯田,連雒陽周邊,也已逐漸恢復人氣。
若陛下能率眾臣回歸,便可緩解存糧之危。”
此言一出,大殿之上眾朝臣頓時紛紛議論起來。
誰都知道,他是劉琦舉薦的。
他的意見,自然也代表了劉琦的心思。
楊彪皺眉道:“都城乃國之根本,豈能任意遷來遷去?
之前董卓遷都長安,勞師動眾,靡費不知幾許,幾十萬百姓為之喪命。
這幾年好不容易安頓下來,又豈能再行遷都?
不可,萬萬不可。”
他們那一眾漢室老臣,全都紛紛點頭附議。
誰都清楚,雒陽周邊,早已經成為劉琦的地盤。
百姓只知有劉琦,不知有朝廷。
若是他們回歸關東,便更掉入劉琦的掌控之中。
鐘繇反問道:“既然楊太尉反對遷都,不知如今糧食之危何解?
太倉糧盡,諸位口糧從何而來?
若無軍糧養兵,軍兵嘩變該如何是好?”
“軍兵嘩變?”楊彪冷笑了一聲道:“若無軍兵,哪來的嘩變?
這關中之地,說大也不大。
驟然駐軍十數萬,糧草怎能供應得上?”
他話說完,眼睛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