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勾勾的看著劉琦,顯然是把缺糧,怪到了荊州軍駐扎上。
面對責問,劉琦淡然道:“如今外患已除,軍兵自然不用駐守太多。
故而大軍已經逐步在回撤。
未來將逐步恢復漢初舊制,南軍北軍各一萬,以維護京城治安。
不過就算如此,試問楊太尉,糧草從何而來?
京城總不能一個兵員不剩吧?”
楊彪的確聽說,最近荊州兵在逐步回撤。
他囁喏道:“老夫司職太尉,至于糧草從何而來,老夫不便過問。”
士孫瑞見楊彪落了下風,出言道:“就算糧草緊缺,但也不是遷都雒陽之理由。
雒陽糧草便不緊缺么?
據我所知,此時故都周邊雖有少量百姓耕種,但依舊人煙稀少,遠不如關中富庶。
若朝廷能夠縮減開支,減少用度。
陛下帶領朝臣于籍田耕種,也能種出糧食,供公卿食用。”
他這一番話,引起了大家的共鳴。
“對,關中有的是土地,我等就算去田間耕種,也能種出糧食。”
“只要有地,有人,老夫就不信還能餓死。”
“反正現在戰亂已除,去哪里耕種不是種?”
眾朝臣都站在楊彪士孫瑞這一邊。
他們寧愿在關中吃土,也不愿去往雒陽,受劉琦把控。
這時,一直未說話的尚書令荀攸走了出來,慢吞吞的對眾人道:“在下有一事,想請教諸公。”
眾人看著荀攸,眼神中滿是提防之色。
大家都知道對方乃是劉琦心腹,他出言,自然又是動議遷都的。
繼續閱讀,后面更精彩!
不管講出何種理由,大家自然都要全力反駁才是。
只聽荀攸淡然說道:“諸位難道都沒有祖宗?
在下出自潁川荀氏,前來關中兩年,未曾祭拜先祖墳塋,已然心中有愧。
試問諸位,有多久未曾到祖上墳前祭拜過?
大漢以孝治天下,一個人若連祖墳都不祭拜,還有何面目立于天地之間?”
這話說出來,大殿之上那些準備還擊的老臣,頓時鴉雀無聲。
他們自從當初被董卓劫持到長安,已經足足五年之久。
大漢王朝以孝治天下。
父母去世,為了展示孝道,多半要以大部分家產陪葬,并且在墳前結廬而居,守孝三年,以表示孝順。
像他們這般,五年不去父母祖先墳前祭拜,那自是有悖人倫之事。
執金吾伏完乃是當世大儒,憤然道:“自古忠孝不能兩全,諸卿前來關中輔佐陛下,為漢室盡忠,乃是大孝。
至于祭拜祖墳,些許小孝,先人于九泉之下,當能體諒。”
荀攸嘴角微微翹了翹,來到伏完跟前淡然道:“請問國丈,陛下為先皇祭祀,是大孝,還是小孝?
聽聞當初董卓為湊足軍糧,命呂布盜掘先帝陵寢。
棄先帝后之尸身于荒野。
后來是孫堅攻入雒陽,于邙山之上,將帝后尸身草草包裹下葬。
如今陛下安居長安,既無內憂,也無外患,且來去自如,為何連先帝陵寢尸身都不顧?
難道讓陛下與諸公回去祭拜宗廟,如此艱難?”
三國之荊州少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