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黃帝道:經虛絡滿的情況怎樣?
岐伯曰:“經虛絡滿者,尺熱滿,脈口寒澀也,此春夏死秋冬生也。”岐伯說:所謂經虛絡滿,是指尺膚熱而盛滿,而寸口脈象遲而澀滯。這種現象,在春夏則死,在秋冬則生。
帝曰:“治此者奈何?”黃帝道:這兩種病情應怎樣治療呢?岐伯曰:“絡滿經虛,灸陰刺陽;經滿絡虛,刺陰灸陽。”岐伯說:絡滿經虛,灸陰經刺陽經;經滿絡虛,刺陰經灸陽經。
重虛的定義及辨別
帝曰:“何謂重虛?”黃帝道:什么叫重虛?岐伯曰:“脈氣上虛尺虛,是謂重虛。” 岐伯說:脈虛、氣虛、尺虛,稱為重虛。
帝曰:“何以治之?”黃帝道:怎樣辨別呢?岐伯曰:“所謂氣虛者,言無常也。尺虛者,行步恇然。脈虛者,不象陰也。如此者,滑則生,澀則死也。”岐伯說:所謂氣虛,是由于精氣虛奪,而語言低微,不能接續;所謂尺虛,是尺膚脆弱,而行動怯弱無力;所謂脈虛,是陰血虛少,不似有陰的脈象。所有上面這些現象的病人,可以總的說一句,脈象滑利的,隨病可生,要是脈象澀滯,就要死亡了。
各種病癥的虛實表現及預后
脈實滿、手足寒、頭熱的預后
帝曰:“寒氣暴上,脈滿而實何如?”黃帝道:有一種病證,脈象實滿,手足寒冷,頭部熱的預后又怎樣呢?岐伯曰:“實而滑則生,實而逆則死。”岐伯說:這種病人,脈象實而滑利的可生;脈象實而澀滯,這是逆象,主死。帝曰:“脈實滿,手足寒,頭熱,何如?”黃帝又問:脈象實滿,手足寒冷,頭部熱,這種情況又怎樣呢? 岐伯曰:“春秋則生,冬夏則死。脈浮而澀,澀而身有熱者死。”岐伯說:這種病人,在春秋之時可生,若在冬夏便要死了。又一種脈象浮而澀,脈澀而身有發熱的,亦死。
身形腫滿的預后
帝曰:“其形盡滿何如?”黃帝道:身形腫滿的將會怎樣呢?岐伯曰:“其形盡滿者,脈急大堅,尺澀而不應也,如是者,故從則生,逆則死。”岐伯說:所謂身形腫滿的脈象急而大堅,而尺膚卻澀滯,與脈不相適應。象這樣的病情,從則生,逆則死。帝曰:“何謂從則生,逆則死?”黃帝道:什么叫從則生,逆則死?岐伯曰:“所謂從者,手足溫也;所謂逆者,手足寒也。”岐伯說:所謂從,就是手足溫暖;所謂逆,就是手足寒冷。
乳子熱病的預后
帝曰:“乳子而病熱,脈懸小者何如?”黃帝道:乳子而患熱病,脈象懸小,它的預后怎樣?岐伯曰:“手足溫則生,寒則死。”岐伯說:手足溫暖的可生,若手足厥冷,就要死亡。
繼續閱讀,后面更精彩!
乳子中風熱的脈象及預后
帝曰:“乳子中風熱,喘鳴肩息者,脈何如?”黃帝道:乳子而感受風熱,出現喘息有聲,張口抬肩癥狀,它的脈象怎樣? 岐伯曰:“喘鳴肩息者,脈實大也,緩則生,急則死。”岐伯說:感受風熱的,脈象實大,若脈來浮緩,尚有胃氣,可生;要是實大而弦急,是胃氣已絕,就要死亡。
腸澼的預后
帝曰:“腸澼便血何如?”黃帝道:赤痢的變化怎樣?岐伯曰:“身熱則死,寒則生。”岐伯說:痢兼發熱的,則死;身寒不發熱的,則生。帝曰:“腸澼下白沫何如?”黃帝道:痢疾而下白沫的變化怎樣? 岐伯曰:“脈沉則生,脈浮則死。”岐伯說:脈沉則生,脈浮則死。帝曰:“腸澼下膿血何如?”黃帝道:痢疾而下膿血的怎樣? 岐伯曰:“脈懸絕則死,滑大則生。”岐伯說:脈懸絕者死;滑大者生。帝曰:“腸澼之屬,身不熱,脈不懸絕何如?”黃帝道:痢疾病,身不發熱,脈搏也不懸絕,預后如何?岐伯曰:“滑大者曰生,懸澀者曰死,以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