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之。”岐伯說:脈搏滑大者生;脈搏懸澀者死。五臟病各以相克的時日而預測死期。
癲疾的預后及脈象虛實
帝曰:“癲疾何如?”黃帝道:癲疾的預后怎樣? 岐伯曰:“脈搏大滑,久自已;脈小堅急,死不治。” 岐伯說:脈來搏而大滑,其病慢慢的會自己痊愈;要是脈象小而堅急,是不治的死證。帝曰:“癲疾之脈,虛實何如?”黃帝道:癲疾脈象虛實變化怎樣?岐伯曰:“虛則可治,實則死。”岐伯說:脈虛的可治,脈實的主死。
消癉的虛實表現
帝曰:“消癉虛實何如?”黃帝道:消渴病脈象的虛實怎樣?岐伯曰:“脈實大,病久可治;脈懸小堅,病久不可治。”岐伯說:脈見實大,病雖長久,可以治愈;假如脈象懸小而堅,病拖長了,那就不可治療。
形度、骨度、脈度、筋度的疑問及四時治療法則
帝曰:“形度、骨度、脈度、筋度,何以知其度也?”黃帝道:形度、骨度、脈度、筋度,怎樣才測量的出來呢?帝曰:“春亟治經絡;夏亟治經輸;秋亟治六腑;冬則閉塞,閉塞者,用藥而少針石也。所謂少針石者,非癰疽之謂也。癰疽不待頃時回。癰不知所,按之不應手,乍來...
三、《黃帝內經·素問》中與《通評虛實論篇第二十八》主題相關的篇章有不少,以下是一些較為典型的:
1. 《調經論篇》:這一篇章主要討論了如何通過調理經絡氣血來治療疾病,與《通評虛實論篇》關系密切。《通評虛實論篇》重點強調了疾病的虛實表現及相應的診斷與預后,而《調經論篇》則深入探討了如何根據氣血的虛實情況來調節經絡,以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例如,在虛實的判斷上,兩篇都涉及到對人體氣血狀態的分析;在治療方法上,都關注了對人體內部氣血、經絡的調整。
2. 《靈蘭秘典論篇》:該篇主要論述了人體臟腑的功能及其相互關系,這與《通評虛實論篇》中關于臟腑虛實的內容相關。《通評虛實論篇》中提到了“氣虛者,肺虛也……余臟皆如此”,強調了各個臟腑的虛實情況,而《靈蘭秘典論篇》對臟腑功能的闡述,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臟腑虛實產生的原因和影響。只有深入了解臟腑的正常功能,才能更準確地判斷其虛實狀態。
3. 《陰陽應象大論篇》:此篇強調了陰陽的概念以及陰陽與人體生理、病理的關系,與虛實論的主題有一定的相關性。在《通評虛實論篇》中,虛實的判斷和分析也離不開對陰陽的理解。例如,陽氣盛則為實熱,陰氣盛則為實寒;陽氣虛則為虛寒,陰氣虛則為虛熱等。《陰陽應象大論篇》中關于陰陽的理論為理解《通評虛實論篇》中的虛實概念提供了重要的理論基礎。
4. 《玉機真臟論篇》:該篇主要討論了五臟的真臟脈以及疾病的傳變和預后,與《通評虛實論篇》中關于疾病預后的內容相關。《通評虛實論篇》中提到了各種疾病在不同情況下的生死預后,如“脈實滿,手足寒,頭熱,春秋則生,冬夏則死”等,而《玉機真臟論篇》則進一步詳細闡述了五臟真臟脈出現時的病情危重情況以及疾病的傳變規律,兩者都關注了疾病的發展和預后,對于臨床診斷和治療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5. 《舉痛論篇》:主要論述了各種疼痛的病因、病機和臨床表現,其中涉及到了氣血的運行失調與疼痛的關系,這與《通評虛實論篇》中關于氣血虛實的討論相關。疼痛是疾病的一種常見癥狀,其產生往往與氣血的虛實有關,《舉痛論篇》中對疼痛的分析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通評虛實論篇》中氣血虛實對人體健康的影響。
四、從周易哲學思想的幾個方面對《黃帝內經·素問·通評虛實論篇第二十八》進行深度解析:
繼續閱讀,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