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徇私枉法保留私情。看看這大明的刑罰,就是被這幫人給毀壞了的。”
崇禎的眼神中透著一種痛心疾首的神情,他站起身來,一邊踱步一邊訴說著心中的不滿,
“他們對待老百姓極其嚴苛,量刑極重,稍有過錯便是重罰,百姓們在他們的律法之下,如同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
可是,對官員士紳呢?卻是極其寬松,那些官員士紳犯了錯,總能找到各種理由減輕罪責,甚至逃脫懲罰。
大明真正的刑罰只有太祖制定的大明律,那才是維護大明根基的根本大法。
而后來的大明會典,不過是奸臣搞出來的東西,用來為他們自己謀私利,為那些官員士紳大開方便之門罷了。”
曹化淳趕忙附和道:“陛下圣明啊,太祖當年深知百姓之苦,對百姓量刑輕,那是希望百姓能夠安居樂業。
這才是國家穩定的根基,而對官員,太祖深知他們手握權力,若不加以重罰,極易滋生腐敗和不公,所以對官員量刑重。
可是這些人啊,為了自己的私欲,想方設法改刑罰,他們這些人,才是禍國殃民的罪魁禍首啊。”
曹化淳的臉上帶著一種義憤填膺的表情,他深知此時順著皇帝的心思說話是最明智的選擇。
崇禎聽了曹化淳的話,微微點頭,心中的怒火卻并未因此而平息多少。
繼續閱讀
他想起了這些年來大明的種種亂象,那些官員士紳們在地方上橫行霸道,魚肉百姓,而一旦被查處。
卻總能通過各種關系和手段減輕處罰。這讓他對這些司法官員們的失望達到了頂點。
“朕一直想要重振大明的朝綱,可這些人卻處處與朕作對。”
崇禎的聲音帶著一種深深的無奈,“朕希望大明的律法能夠公平公正地對待每一個人,無論是百姓還是官員。
可他們卻將律法變成了自己謀取私利的工具。”
他重新坐回御案之后,眼神中透著一種決絕,“朕必須要好好整頓這群徇私枉法貪官污吏,不能讓這些蛀蟲繼續侵蝕大明的根基。”
氣氛略顯沉悶。
崇禎坐在龍椅上,眼神中透著疲憊與沉思后的凝重。
曹化淳站在一旁,小心翼翼地觀察著崇禎的臉色,心中揣摩著皇帝的心思。
曹化淳猶豫了一下,還是試探性地問道:“陛下現在就要整頓刑部三法司?”
他的聲音很輕,帶著一絲小心翼翼,眼睛微微低垂,不敢直視崇禎的眼睛,只是用眼角的余光偷偷瞥著。
崇禎聽到這話,緩緩地抬起頭,看了曹化淳一眼。
那眼神中帶著復雜的情緒,還有一絲難以察覺的猶豫。
他輕輕搖頭,語氣低沉地說道:“此事要從長計議,既然他們已經改過來,朕就當做不知道。”
崇禎的臉上沒有太多的表情,但微微皺起的眉頭顯示出他內心的糾結。
他靠在龍椅的靠背上,手指無意識地輕輕敲擊著扶手,發出有節奏的輕微聲響。
曹化淳輕輕點了點頭,他知道皇帝的決定必然是經過深思熟慮的。
但他也明白,這背后隱藏著諸多的無奈。
崇禎似乎陷入了自己的思緒之中,片刻之后,他像是自言自語,又像是在對曹化淳訴說:
“何止刑部三法司要整頓,依朕看,整個大明的官員全部都要考核整頓。”
他的聲音漸漸提高,眼神中閃過一絲決然,但很快又被憂慮所取代。
崇禎坐直了身子,從旁邊的案幾上拿起一份奏章,在曹化淳面前晃了晃。
接著說道:“這不?內閣也奏上來此事,說大明的官員太舒服了,要對官員進行考核,朕何嘗不想把這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