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硯秋尋思著年后入學,小院子里得添幾個人干活,索性這一次一并辦了,故而請蘇南推薦靠譜的人牙婆子。
行走在抄手游廊上,牙婆陶大娘正詢問著姜硯秋,“姑娘有何要求?”
姜硯秋不假思索,“沒有親人,簽了死契的。”
陶大娘招了跟在身旁的小廝,“去,你趕緊把符合姑娘要求的人喊到院子里來。”
“是。”
小廝動作快,等他們走進院子的時候,人已經被集中在院子里了。
一排排站得整齊,除了舊衣爛衫面黃肌瘦的窮苦孩子,也有一部分身著小廝丫鬟服侍的,應當是大戶人家發賣出來的。
陶大娘見姜硯秋打量他們,眸光一亮,這些在大戶人家學過規矩的價格,可不是那些什么都不會的丫頭片子能比的。
不過,若是看上那些鄉下丫頭片子也不錯,災年間一袋糧就換來一個孩子,轉手就能掙幾兩銀子。
他們當中有些是沒了親人庇護,被村里人聯手賣了換糧;有些是太餓,想把自己賣進高門大戶里掙口飯吃;也有賣身葬父的,幾文錢的草席換來的……
“姑娘放心,這些都是手腳干凈的,只是前主家為了縮減開支才割舍出來的。”
姜硯秋點了頭,往前走了兩步,提聲問話,“你們都會什么?”
大家齊齊看向陶大娘。
陶大娘一揮手,扯開嗓子,“還愣著做什么!姑娘問話,大聲回答就是!”
“我會洗衣做飯,還會裁衣納鞋。”
先開口的是一位十二三歲的女孩,身上的衣裙打滿補丁,臉上干干凈凈的,一雙清澈的杏眼里滿是忐忑和期待,她會的這些都是鄉下女孩都會做的,也不知能不能入姑娘的眼。
姜硯秋抬手點了女孩,“好,就你。”
那女孩喜上眉梢,連忙道謝,“多謝姑娘。”然后隨著陶大娘身邊的小廝引著,站到一旁候著。
有一就有二,其他人見此,也踴躍了起來。
“我會繡花。”
“我會種菜。”
“我會種花。”
“我會梳發,各種樣式都會。”
“我力氣大,會砍柴做飯。”
“……”
姜硯秋移步來到說力氣大的女孩跟前,站定問話,“力氣大啊,那你會殺豬殺雞嗎?”
此話一出,別說那女孩愣住了,旁邊的聲音也都安靜下來了,那些在大戶人家干過活的丫鬟全都低下頭,眼觀鼻鼻觀心,恨不得姜硯秋看不見她們。
那女孩眨巴眨巴大眼睛,耿直地回話:“殺雞我會,殺豬還不會,以前家里沒有養過豬,姑娘若是需要我會的話,我可以學的。”
姜硯秋瞅著這個比自己還高出半個頭的女孩笑了,“行,就你了。”
“多謝姑娘。”她說著也走到另一旁候著了。
這時,一個小廝裝扮的少年抬手出聲了,“姑娘,我會殺豬!”
姜硯秋打量著他,五官周正,身上收拾得干凈,瞧著年紀和蘇南差不多。
她也不是真的要找會殺豬的,不過他既不嫌棄這個活,想必也不是個眼高手低的,便問,“你還會什么?”
“小的還會丁點拳腳功夫,給您看門沒有問題。”
“哦?”這倒是讓姜硯秋有些意外了,她也點了他。
繼而,又有一個男孩弱弱出聲,“我會木工,簡單的桌椅板凳,都可以做出來。”
姜硯秋點了頭,“大娘,就這四個吧!”
兩個鄉下丫頭,一人三兩,那個男孩五兩,小廝八兩。
結了銀子,辦完相關文書,姜硯秋便領著人回皖西巷。
“往后你們便是我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