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錢一帆風順,無錢寸步難行。
李曉陽與李艷科兩人正專注地商討著大棚配套的農(nóng)田水利工程。原本他們以為只需花費個三萬五萬,憑借著村委會或是合作社的力量,就能輕松解決此事。然而,當他們仔細核算預算后,卻驚訝地發(fā)現(xiàn)竟然需要高達五十多萬的資金。
一分錢難倒英雄漢。
這一結(jié)果讓李曉陽倍感郁悶與無奈,他深知,在沒有足夠資金的情況下,合作社發(fā)展本來就捉襟見肘,更何況這是一筆高達五十萬的巨款。杜順義對此也束手無策,兩人相對而立,臉上滿是愁容與無措。
過了一會兒,李曉陽提議道:“要不這樣吧,咱們把村委會里在家的人都召集過來,大家一起商量商量,看看有什么解決辦法。”
杜順義回應道:“也只能這樣了,希望‘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能想出一個好的方案來。”
沒過多久,除了在縣城負責監(jiān)督批發(fā)中心建設(shè)的韓忠良之外,其他人都陸陸續(xù)續(xù)來到了村委會會議室。
李曉陽看到大家都已落座,便將他之前與杜順義、李艷科一起商討的關(guān)于蔬菜大棚配套的水利工程預算情況,詳細地向大家進行了介紹。
眾人聽聞需要花費五十萬時,都感到十分震驚和難以接受。原本設(shè)想的三五萬與實際所需的五十萬相差甚遠,這實在是超出了他們的預期。
李彥科接著說道:“實際上,這五十萬已經(jīng)是最低配置了,這里邊并沒有太多的高科技元素。我們現(xiàn)在采用傳統(tǒng)的明渠,這樣對水的損耗確實比較大。但要知道,在未來,水對于我們的蔬菜種植來說是至關(guān)重要的,甚至比其他任何事情都更為重要。”
其實他所說的這些話,這幫村干部們也都能理解,畢竟每家每戶都有一個小菜園子,大家都很清楚,蔬菜離開了水,那是根本種不好的。
然而,這么多年以來,村子里一直都是采用明渠的方式,直接從河里引水進行灌溉,而且都不需要用到水泵,因為村子所處的地方有著落差較大的山勢。人們在山上修建著彎彎曲曲的明渠和水溝,這樣水就可以在上游順著山勢以及明渠直接流到農(nóng)田里。
但是今天,不但需要購買抽水設(shè)備,還要購置大量的水管,甚至還得購買一些小的水管來做一些簡單的微滴灌,這讓他們感到很難理解。
李艷科心里很清楚,現(xiàn)在自己很難說服這幫村委會的干部,畢竟這些東西對于他們來說是很陌生的,他們沒有見過微滴灌,也不明白這樣做能帶來什么好處,只是看到需要花費這么多錢,就感到非常為難和難以接受,更重要的是,即便他們接受了,也沒有錢來實施這些方案。
李曉陽感到十分無奈,只得說道:“這樣吧。先把這件事記下來,暫時還是用現(xiàn)有的明渠。至于水利項目要不要做,我們就走一步看一步吧。如果有必要的話,我們一起到魯省蔬菜批發(fā)中心考察一下,看看他們的大棚是什么樣子的,或者也可以到我的老家蒙陽縣去看看,了解一下李艷科的大棚是怎么建設(shè)的,用水、用電是如何安排的,我們學習一下人家的先進經(jīng)驗,取長補斷,爭取把我們村的蔬菜大棚給建設(shè)起來。”
他的這個提議得到了所有村干部的一致認可。
為什么會這樣呢?其實是因為大家覺得可以出遠門去玩了,而且這還是合情合理合法又符合規(guī)矩的出行。
一時間,會議室的畫風驟變,變成了一方人在熱烈地討論如何出差,甚至討論到了到魯省以后要看什么,怎么玩,住宿車費需要花多少錢等等。
李曉陽對這幫村干部的想法感到非常無奈,而李艷科卻被這幫干部的想法驚到了,心里想:這都是一些什么人啊!
當一眾村干部正在熱烈討論之際,去縣城采購鋼管和工具的工人師傅們回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