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說這招借刀殺人之局所需時間較長,卻是很好掩蓋了將鄧知縣置于死地的真正動機。不得不說布局之人不僅有耐性,還真是懂得揣摩人心,如此將伍文軒玩弄于鼓掌。但是為了防止伍文軒轉(zhuǎn)移注意,布局之人需要給他栽種的這棵毒花鋤草。”
“第一次鋤草,是將與姚冬說出內(nèi)情的伍明,以及在失火現(xiàn)場發(fā)現(xiàn)的辟邪鏡的主人阿福帶走。因鄧知縣正在追查辟邪鏡,賀永等人不希望傳出二人突然失蹤之類的話引起鄧知縣注意,一邊以伍明的身份給他的妹妹伍桃兒送銀子捎信,一邊又給阿福的祖母說是有神醫(yī)能夠幫他調(diào)理身體。至于這倆人的命,最終肯定是留不得。待過些時日,再找個什么由頭,讓他們各自消失在外鄉(xiāng)就是。”
“第二次鋤草,那便是對付經(jīng)常纏著伍文軒,想說服他敲詐藥圃的于貴。于貴在跟著伍文軒時發(fā)現(xiàn)了賀永等人的秘密,并借此威脅。賀永為安撫于貴,表面上順其心意,甚至將他帶到醉心樓去做神秘貴客,實則卻將于貴趕到永定服役。”
“于貴之所以搶占成衣坊的綢衫,肯定是見自己真被帶進醉心樓,信了你們的誠心,又依你們那糊弄人的鬼話想把自己收拾整齊,好與你們這些‘貴人’為伍。經(jīng)常討人便宜的于貴以為不過是件衣衫的事,可偏偏這件衣衫特殊,被成衣坊拿住不放吃了官司,鄧知縣秉公判罰,將其發(fā)配永定。”
“再之后便是于貴墜江詐死,逃回上杭,繼續(xù)威脅賀永等人,能夠謀殺鄧知縣的兇手又怎甘心受制于貴?怕是分尸都不解恨……哦,對了。”
“還有件要事是得說明。”杜言秋轉(zhuǎn)向賀永,“于貴肯定不是空口威脅,否則你們早就要了他的命。之所以拖來拖去,最后還將他分尸拋棄,轟動上杭,恐怕不只是泄私憤,恐嚇上杭百姓那么簡單。”
“還能是因為什么?”張州珉問。
眾人心思瞬間被吊起。
“具體是什么,我不清楚,這得問賀永。我想于貴應(yīng)該是拿到一樣對他們很重要的東西,看起來也像是個值錢的貨色,不知藏于何處,到他死都沒找到。所以才又有他們安排賭坊管事李素逼迫于家的那些事。其實,李素不是要逼于大郎賣女兒,而是想看于貴是否將那貌似值錢之物交到于大郎手中,能否將此物逼出。”
“可那李素也是當(dāng)堂承認看中于杏兒。”張州珉道,“逼人與逼物顯然不同,若非事實,他又怎會承認‘逼人’,落下更重的罪名?”
“那就得看他從此事當(dāng)中得到多少,或者又有什么把柄落在別人手中而迫不得已?即便沒這兩樣,想想建陽盛詠,他能被迫污蔑鄧知縣,雖最終良心發(fā)現(xiàn)對眾坦白真相,其妻女卻仍難逃厄運。那么,李素受迫做事又有何出奇?”
聽杜言秋提到盛詠妻女,張州珉看了眼胡知州。
而胡知州則一言不發(fā)地緊盯著杜言秋。
杜言秋繼續(xù)說道,“至于將于貴分尸又拋尸,也是想震懾與其有牽連之人。而于貴四肢為何又用他人替代,想必是在他的四肢上留下了重要線索,不好被人看到。賀永,我可說得對?”
賀永一愣,左右望望,猶豫片刻,“……大致不錯。既然你都想到,昨日堂審時為何不提?”
那當(dāng)然是還沒有見到從長汀返回的姜落落,沒有確定李素那邊的情況。此時,他得依姜落落之意,給李素脫身做準(zhǔn)備啊。
這話必定不能說與人聽。
杜言秋知道,所有人更在意的是他最后說的這段話,于是解釋道,“此事又牽扯到李素,之前可是我當(dāng)堂逼李素認罪,如今這話豈不是承認我之前說錯?我也是猶豫,該不該再提。不過仔細想想,又不算錯,不論動機如何,李素存心逼迫于家也是事實。”
“胡大人,是否將李素帶回上杭再次問審?”張州珉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