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棄?倒是有這么個人。”曲小六點點頭,“可是我沒見過。我去楊家的時候,他已經走了,只從其他人口中聽說過此人。”
“您聽說過關于他的什么事?”姜落落追問。
“剛到楊家的時候,常聽人說棄兒如何如何,后來才知道他們說的是一個名叫潘棄的馬夫。說此人是在流落街頭,甚至到了賣身葬母的地步時得楊家二小姐相助,是被楊二小姐親自帶到楊家的。”
曲小六回想,“聽說潘棄很勤懇,除盡馬夫之職,閑暇之余還會幫人做其他事,不僅別人樂意受他的好,也甚合主家心意,得了主家不少關照。潘棄執意離去后,楊二爺與大公子還時常拿人與他比較,斥責下人們做事不如潘棄實誠,新招的馬夫也是換了一個又一個,引得眾人對潘棄極為不滿。而經常得潘棄相助的人,沒了這個幫手,就好像給自己多加了事做,也是對潘棄的離開不滿。我就是在眾人的絮叨中聽說了此人。”
說到此處,曲小六奇怪,“你們稱潘棄小叔父,那他母親就是你們的祖母,當年你們的父親沒有與他一起照顧母親,這么多年過去,你們怎么又想到來尋人?”
“不是的。”姜落落解釋,“我家祖父與潘棄叔叔的父親是失散多年的兄弟,祖父一直都在尋找小叔祖,直到近些年才打聽到一些線索,得知小叔祖早已去世,留下潘棄叔叔母子二人生活艱苦,我祖父臨死都放不下此事,交代我們一定要把人找到。”
“原來如此。”曲小六不禁感慨,“可這又過去十二三年,早不知那潘棄又去了哪里。”
姜落落懇切地說,“所以還請曲大叔仔細回憶,看能否多說一些關于潘棄叔叔的話?”
“我畢竟沒有親眼見過潘棄,你們不如再去找見過他的人問問?我知道有個曾在楊二爺家做了多年廚子的人,如今帶著妻兒在語口渡開了家食肆。”
……
有了曲小六提供的線索,暫且免了再去長汀尋找另外兩個人的麻煩。
離開曲小六的家,杜言秋便從鞍馬店雇了輛馬車,直抵語口渡。
那家食肆就開在渡口附近,除了給來往路人提供吃的,還養了幾條小船對外出租。
二人在午時趕到。
經過幾天的晴空日曬,入夏時節的中午開始熱得讓人冒汗。人們大多都避開了這個時辰出門,所以此時的食肆也就幾乎沒什么生意。
還是拿著與曲小六說的那一套,與食肆主人道明來意后,食肆主人就把姜落落與杜言秋帶到了他的父親,也就是曲小六所說的那位老廚子跟前。
“你們打聽潘棄啊?”
二人的到來將老廚子帶回到過去。
“我記得此人,府上的人都叫他棄兒,當年差不多十七八歲,很勤快的一個小子,若不是因母親重病拖累,也不至于混到流落街頭。”
“這小子常幫伙房做些七七八八的雜事,我呢,會給他的飯菜里多加幾塊肉,閑下來也會一起喝口小酒。酒勁上頭的時候,他與我哭過,說自己是個沒娘疼沒爹愛的棄兒。”
“我也只能寬慰他罷了,年紀輕輕的無親無故,確實可憐。不過,有一回酒后聽他說,他在白沙鄉是有親戚的,好像該叫人姑母?只是那外嫁的女子不肯認他。”
老廚子詢問二人,“潘棄的姑母,你們也該稱姑婆吧?你們的祖父可有姊妹外嫁到上杭?”
姜落落掩起心底疑惑,搖搖頭,“不曾聽說,您是否記錯,也許是別處的姑母。”
“絕對沒錯。”老廚子肯定,“我還特意問了一句,他確實說的白沙鄉。”
杜言秋道,“小叔祖自幼與家人失散,被他人收養,那位姑婆想是叔祖養父母家的姊妹。”
“應該是這般。”姜落落接過杜言秋的話,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