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她的反應逗笑。
李大嬸幫她把外衫的長襟環繞系好,滿意點頭:“很好看。”
其實也沒有多好看,里面那些層層疊疊都被外衫遮擋。
只是這時期并沒有多鮮亮的衣服,款式也大同小異。
時萋摸了摸衣襟縫合處,衣服很合身,衣擺長及腳踝,針腳細密整齊。
這樣短短幾日。
李大嬸還要忙著手頭上做不完的活計,竟給她趕制出這樣一套齊整的衣服。
“其實本來要給你做短衫的,是你牛大嬸說,你年紀到了該穿點大姑娘的衣裳,出來進去的也都適用。一大半都是她趕制的,不然吶,你還得等上幾日。看看這包邊,做的挺好吧!都是你牛大嬸的手藝……”
時萋愣了愣,她對牛大嬸倒是沒有偏見。
每次見面時,牛大嬸雖然一直冷著臉,說的話也不算好聽。
但從不偷懶,給幼童喂奶喂到疼也不喊一聲。
大孩子過去幫忙時,愛夸人的韓大嬸立刻就會拋下手里的事去歇著。
而牛大嬸會拾起別的活計繼續忙。
往往這時還會說上幾句不中聽的,只是不想讓三妮、小雨幾個年歲小的孩子干太多活。
論起來牛大嬸實在是個面冷心熱的人,比平日子總掛著笑臉,把自己工作推給別人的韓大嬸要勤勞許多。
只是時萋沒想到,兩人接觸不多,無甚感情。
她又是初來的,統共沒說過多少話的人,會這么盡心對她。
李大嬸是個愛說話的,和時萋擺弄著手里頭的衣服有了談興。
她絮絮叨叨談了好些慈幼局里的事才回去。
李大嬸是個老好人,沒什么脾氣,待人也溫和。做事麻利卻又愛和人閑聊,一旦打開話頭一時半會都不會走。
偶爾會私下藏些東西,比如一把粟米,或是制衣剩下的碎布針線。
這也是為什么領供給,送吃穿的活都是她過來。
聊起天來不愿意走,大約也有忙里偷個閑的意思。
等人離開后,時萋折疊好新衣服,打算明日抽空把素喜的衣服洗出來再還回去。
她來了這幾天,經常從同伴嘴里問些舊事,也日日跟著眾人一塊行動。
本以為把慈幼堂里的人都摸透了。
可今日才發現自己想的也不一定是對的。
判斷一個人如何,從其言行舉止里也不能鑒之一二。
慈幼局剛剛建立,很多地方還不太完善,孩子們上完學堂后,一直沒有其他的安排。
實際上這些孩子長到十五歲就要離開,在慈幼局光讀書可不行,其他的生活技能也要學上一些。
但這些都沒有安排。
照顧孩子的人手也不足。
沒多久,韓大嬸那邊就說自己誤吃壞了東西,回了奶。
然后請示了管事,開始教大孩子們針線,漿洗等這些日常活計。
本來三個乳婦喂養孩子就已經捉襟見肘,現在剩下兩人,一屋子的小孩餓的哇哇哭。
牛大嬸心嘴軟,看著兇的不行,其實她最看不了孩子餓的哭。
大月份的娃伙食全都換成了米湯,小月份的勉強還能靠喝奶喝飽。
直堅持到招來了兩個新的乳婦,她緊繃的心神放松下來,人卻一下子病倒。
時萋去幫忙時發現她面頰赤紅。
伸手一摸,觸手一片滾燙。
問她話時,已然糊涂了。
就這樣,手里還在輕拍安撫著小籬笆。
得虧慈安堂就在隔壁,她喊了人過來幫忙。
把燒迷糊的牛大嬸架到了慈安堂里。
慈安堂里看病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