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布仔細查驗過韋歸藏拿出來的金屬塊和薄板,取出鐵剪來,剪下一小塊薄板,看向袁天罡,說道:“袁公,借個火?!?
袁天罡很配合的一搓手指,一小撮火苗燃起,那一小塊薄板很快便勐烈燃燒,并發(fā)出眩目的白色火焰,融化后滴落在地板上,而鐵剪沒有任何變化。
“韌性不錯,分量也比鐵輕,我可以嘗試做些器物看看?!眲⒉伎聪蚶钤獘?,問道?!半蹩捎惺裁聪敕??”
李元嬰:“……”
某知道的用處,你們都做不到的,可以拉成絲導電,你們除了閃電,根本不知道電代表什么??梢宰銎嚢l(fā)動機和外殼,還可以飛機的翅膀,你們才做出蒸汽機來……“比鐵輕,那可不可以用來做蒸汽機呢?”
“等等,虞公讓我問問能不能做凋板,會不會比木板耐用?!表f歸藏聽到蒸汽機,忙開口說道。一旦發(fā)現(xiàn)可以像青銅還有鐵,做模成型,以劉二郎的性格,根本不會再考慮凋刻字跡的問題。
劉布拿剪刀在薄板上劃過,只留下一道印記,看向韋歸藏不說話。
韋歸藏:“……”
蜀山劍派的人,都很討厭!
袁天罡看向窗外,看到已經(jīng)飛回來的云雀,嘴角微微上揚了下,便繼續(xù)看向那一小塊金屬,好奇地拿起來揉捏……比鐵軟很多,軟意味著可以緩沖沖擊,可以緩沖沖擊意味著……“劉二郎,試驗一下它在水中的情況,包括海水。張果明日便去和韋珪找到礦藏,運來更多的礦石……最好看看長安附近是否有此種礦藏。”
若是長安附近沒有,就需要考慮運輸問題。
李元嬰拿起木盒里的翡翠來看,觸手微涼,半透明至透明,清亮似冰,給人以冰清玉瑩感覺。綠色帶又如同春日的樹梢的那一抹新綠,被切成一指余厚的片狀。只能說韋三郞找到的礦石,品質(zhì)真好。
做成什么好呢?小包子太小,還不適合戴翡翠鐲子,倒是可以做個平安扣或者只取帶有綠色帶的部分,做成珠鏈。后世文玩比較火的時候,新聞中有關(guān)各種木頭方面的報道特別多,還都類似于uc震驚體標題,比如“某地村民無意間挖出價值千萬的烏木”“某地村民竟然住在千萬豪宅”等等,并且在早期報道后面千篇一律的寫到它們的歸宿都是:車珠子。
導致那幾年萬物皆可車珠子,再到萬物皆可盤。還好終于降溫了。降溫后的發(fā)展,讓人始料未及,左手帶串右手保溫杯里泡枸杞,又成了中年大叔的標配。
枸杞是個好東西,可以在沙漠邊緣種枸杞,逐漸往里推入,還有黃河沿岸,寧夏紅……找時間看看輿圖,某只是什么都懂一點點的釣魚老,又不是帶有某度系統(tǒng)外掛的人,怎么可能啥都知道?
“袁公,可以做成輪齒,用于機關(guān)之中?!卑嘀t看到袁天罡手里已經(jīng)被捏成杯狀的金屬塊,輕聲說道?!斑€可以做成車軸或者輪轂,減輕馬的負擔。”
ps:1953年陜西高官安縣紅慶村出土了一對青銅人字齒輪。根據(jù)墓結(jié)構(gòu)和墓葬物品情況分析,可認定這對齒輪出于東漢初年。兩輪都為24齒,直徑約15毫米。衡陽等地也發(fā)現(xiàn)過同樣的人字齒輪。
至于別的資料可以去某度自行查找,某位紅薯就不水字數(shù)了,至于寫出上面的內(nèi)容……,,?w?,,吃瓜。
袁天罡看向張果,輕聲嘆息道:“你還是現(xiàn)在就出發(fā)吧,礦還不知道在哪,用處倒都安排了好幾處?!?
“你最好能給我一個信物,韋三郎不相信我。”張果搖著頭說道。稀疏的頭發(fā)隨著他搖頭而搖擺,很有離離原上草的風采。
袁天罡從袖子里取出一張符箓來,說道:“去吧,早去早回?!?
至于石脂的運輸,等他回來再去也不遲。他那頭白驢子,很不一般。
孫思邈看到張